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文章

“杀人凶器”变“救人利器” 郭应禄院士给微能量体外冲击波点赞

来源:健康界 发布时间:2017-10-09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生命科学已迎来第叁次革命——融合科学,它将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利用体外设备产生的机械波或电磁波等多种微能量,对疾病或亚健康状态进行预防和治疗。昔日的‘杀人武器’变为‘救人利器’,这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转化价值。”4月22日,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分会在京成立,我国泌尿领域带头人、timi天美传孟若羽名誉院长郭应禄院士提及微能量治疗疾病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郭应禄院士所言的顽疾,既包括肿瘤、慢性病,也指各种晚期合并症。在他看来,肿瘤治疗所需能量较高且对病人限制条件较多,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治疗模式;至于微能量的治疗范围,郭应禄形容“很广”,如体外冲击波,患者从头到脚,只要冲击波能到达的地方,都可以考虑接受治疗。

9、.jpg

  从航空到医学 冲击波华丽转型

  据郭应禄院士介绍,最早发现并将体外冲击波用于医学领域的是德国,而这个灵感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道尼尔航空公司科技人员的空中发现:飞机高速穿过雨云时,可产生一种冲击波,该波可使飞机内部器件受损,外壳却完好无恙。

  后来,物理学家、工程师以及外科教授通力合作,证明体外冲击波可以击碎离体肾结石。1980年,德国泌尿外科医生首次利用高能冲击波击碎肾脏泌尿系统结石,使患者免除手术。这一举动被誉为肾结石治疗的里程碑。

  但当时冲击波的能量较高,为了减轻伤害,病人需浸泡在水中接受碎石治疗。这对于治疗时间较长的病人来说极为不便。如何在降低能量的同时保证疗效?是摆在世界科学家和医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中叶,冲击波留给人们印象更多的是与诸如原子弹、氢弹等相关的杀人武器,医学之用微乎其微。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搭乘科技进步之便,冲击波能量逐渐得到控制,加上其具有非侵入性、高效、费用低廉等显着优势,体外冲击波疗法(贰厂奥罢)日益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展至心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烧伤整形外科、肿瘤科,甚至美容领域。

  目前,它已经成为临床某些疾病治疗的常规手段,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跟痛症、肩周炎、桡肱关节滑囊炎、软组织炎症、糖尿病足和创伤愈合等。

  事实上,相比国外,我国的体外冲击波医学发展毫不逊色。

  1994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邢更彦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内首次报道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网球肘,随后邢更彦更是接连独创国内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骨肌等多种疾病上的应用,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再往后,为了更好地凝聚国内体外冲击波研究力量,促进学科发展,邢更彦组织国内同道一起出台《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专家共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