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滨叠顿)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其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临床医生对其诊治水平亟待提高,特别是基层医生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不足,甚至缓解期的患者仍然要到叁级医院取药维持病情。北大医院消化内科开设的继续教育项目、滨叠顿多学科诊疗高级研修班已经举办多年,它将内科、外科、营养、影像、护理、病理等多学科诊疗理念融入课程,学员们通过规范的基础课程、进阶课程和病例实践对滨叠顿进行了系统性学习。2017年北大医院举办了2期滨叠顿培训班,数名来自基层的全科医生作为首次加入的成员也参加了学习。
滨叠顿专科教学查房
滨叠顿专科门诊跟诊
每期培训班都有三天的课程,第一天的培训内容是教学查房、滨叠顿专科门诊跟诊、IBD规范化诊疗及随访经验小班学习。学员与IBD的学科带头人、北大医院消化内科王化虹常务副主任零距离接触、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培训班第二、三天的授课内容是炎症性肠病内镜检查及治疗的操作技巧、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在IBD诊治中的价值、IBD的内科及外科治疗的原则。其后以病例讨论的形式开展了IBD疑难病例多学科联合会诊。通过学习,学员们对IBD的诊疗有了系统全面的认知,也有了初步的实践经验。
滨叠顿培训班讲师及学员合影
来自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孙薇和坑蓉两位全科医生对滨叠顿的诊治有了深刻的印象。培训前他们感到“心里没有底”,培训后则可以初步诊治、转诊、在缓解期为患者维持治疗,也可以开展一定的健康宣教。
全科医师学员孙薇
此外,北大医院还对培训做了教学评估,培训前后的对比分析显示,学员对滨叠顿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综合诊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员们也反馈,病例分享及讨论受益良多,希望拿出自己经管的病例参加讨论。未来,培训还将进一步探索,以便于更充分地运用网络平台辅助个体化教学,发现培训对象的欠缺,使培训效果更理想。
深入认识炎症性肠病,是消化内科医师、也是全科医师的职责范围,“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作为首次加入培训的全科医师,几位学员在此培训过程中发现并补足了知识上的欠缺,进一步提高了诊治水平,而且结交了新的朋友,促进了同行之间的交流。而且,基层医师、全科医师、专科医师的共同合作,有利于开展不同层面的宣教工作,患者必然受益。
(全科医学科 李灿、消化内科 李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