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与我院第八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完成压茬交接后,2022年8月26日上午,我院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结束隔离,回到北京。此次回京的四名援藏队员分别是:骨科王冰、儿科汤泽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为华、工程办公室王楠,另外两名队员,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程渊、急诊科张烁,因专业所需主动申请留驻西藏当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
8月26日12:30许,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统一到达医学部,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医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徐善东,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肖渊、孙智利,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朱树梅,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张莉鑫,医学部主任助理范春梅出席此次欢迎仪式。仪式由医学部副主任刘晓光主持。
我院院长刘新民、党委副书记张静、各派出科室代表及相关职能处室参加了此次活动。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代表北京大学及医学部向第七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高度赞扬援藏队员在精准帮扶的过程当中,发挥了北大医学的整体优势、传承了厚道和担当的医学精神,实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尤其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全体队员牢牢地守住了阵地,实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院内的零感染。
坚守!为了最后的胜利
我院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程渊、急诊科张烁因为防疫工作的需要,留守在了雪域高原的抗疫一线。
程渊在抗疫一线
曾参加过武汉抗疫的程渊,作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赴西藏自治区工作组专家,入驻西藏自治区第叁医院(拉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医院),负责第二病区的医疗工作,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穿戴防护服、佩戴狈95口罩每日在隔离病房工作超过6小时;带领本地和其他单位支援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工作,筛选重症及高风险患者,注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在工作间隙,程渊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尤其是参与武汉抗疫的专业知识对本病区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间断巡查新建立的方舱医院,听取方舱工作人员的需求,给予专业建议和积极反馈。
张烁(左二)在抗疫一线
张烁也作为工作组专家,支援西藏自治区妇产儿童医院(第二定点医院),协助医院汇总解决现存的问题,并筛查重病患者及时转诊到其他医院。
肩负援藏使命,建功雪域高原
我院自2015年至今,共派出8批共59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队员及1位教育部第八批援藏干部人才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工作,累计诊治门急诊患者23338人次,手术及操作3858例,抢救危重病例769例,查房25304例,病例讨论2416例,会诊2207例,开展培训775场培训14498人次,开展新技术134项,在自治区范围内诊断出首例疾病共6种;申请科研项目37项、基金737.8万元,发表文章44篇;举办学术会议34场;7人被授予“援藏首席专家”、1人荣获2017年西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通过多年来在藏工作及调研,医院找准了当地医疗服务的“短板”,掌握了高原地区特异性疾病谱,精准对接基层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需求,援藏模式也逐渐从“输血”为主转向“造血”为主。2017年,我院牵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因地制宜为自治区医疗机构的院感管理夯实基础、提供保障。2018年,通过帮扶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藏区患者电话预约挂号“零的突破”。与此同时,依托我院儿科在全国综合医院排名第一的强大优势,帮助自治区人民医院建立了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并全面开展针对藏区儿科医疗的师资培训,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于2020年获评西藏唯一国家重点住院医师规培基地。2021年,我院又承担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援藏“胸痛中心”和“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的人才培训项目。
为进一步完成好国家“乡村振兴”新战略背景下的援藏任务,我院将继续以创新为动力,用实际行动确保首都优质医疗资源在“十四五”期间更好地在雪域高原扎根、开花!
援藏队员感悟
骨科副主任医师 王冰
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
“通过援藏工作,克服困难,成立骨肿瘤专业,培养专业骨干,开展脊柱肿瘤手术治疗等多项医疗新技术,使‘大病’患者不出藏就能得到救治。术后最大的欣慰就是看到患者和家属那一张张善良淳朴、充满感激的笑脸、伸出的大拇指和口中反复的‘安吉拉’。”
儿科副主任医师 汤泽中
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西藏地广人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其牧区老百姓就医过程极为不易;改变老百姓的卫生保健习惯不易;援藏干部要克服高原缺氧、失眠、情绪障碍等心身不适也不易。诸多不易造成医疗援藏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久性。”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高为华
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最难忘的是我在西藏开展的第一例喉癌全喉摘除术,患者是73岁的藏族老人达培。术后我带领达培做检查,11月的拉萨天气寒冷,我摸了摸达培的裤子很薄,赶紧带老人回到病房,穿上毛裤。老人听不懂汉语,但是他明白了,朝我会心地微笑。查房时,达培老人每次都握住我的手,亲切地贴在自己脸上,我能感觉到传递的温度、感激和喜爱。”
总务处修建科科长 王楠
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总务处
“援藏一年,我秉承‘厚道’北医精神,牢记北医人的责任与担当,带领受援医院进行援藏公寓新居搬迁及弥散氧安装,完成了医院餐饮中心招标及改造运营。此外,完善医院后勤保障体系,并帮助当地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推动医院发展。作为共产党员,我为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而骄傲,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贡献自己绵薄之力而自豪。”
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程渊
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
“作为西藏自治区医疗中心,我们面对的疾病疑难性及复杂性不亚于北京的叁甲医院,这一年我一直面对在有限条件下解决肺部疑难杂症,保证医疗质量,做到大病不出藏,并联合一切援藏力量快速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优秀的人把问题当成机遇,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中发掘成功的契机。‘办法总比问题多’!”
急诊科主治医师 张烁
援助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
“初到急诊科,分诊台护士冬天被门口的风吹得瑟瑟发抖,抢救室墙面间断会有墙皮剥落,床位紧张,没有贰滨颁鲍,无法开展颁搁搁罢等内地急诊常见技术。援藏期间,建立了贰滨颁鲍,申请颁搁搁罢机器等设备,开展新技术3项,建立西藏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申请急诊科质控中心;举办京藏联合会议,举办培训班和系列课程,提高当地医疗水平。”
(国内合作处)
(部分内容摘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