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闪烁着荧光的肾小球,在我的心中就是整个宇宙!”
2月26日,北大医院肾脏内科周绪杰参加了首都卫生健康“未来之星”青年典型培育宣传巅峰展示活动,荣获第二届首都卫生健康“未来之星”重点培育对象,并入选首批“首都卫生健康青年专家库”成员。在北大医院肾脏内科这个人才济济的科室,从入学至今,周绪杰深耕21年,其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获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研究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0篇,累计影响因子662,其中包括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及自然遗传学杂志。他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以及牛顿高级学者,成为科室中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和国家级人才。
周绪杰只是北大医院肾脏内科的一位青年代表。这样一个常年位居全国第一的科室,拥有6位国家杰青、4位国家优青……他们,是如何打造如此强大的人才队伍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医院肾脏内科,探索“王牌学科”的人才驱动创新模式。
在北大医院2023年工作研讨暨干部培训会上,肾脏内科主任张宏教授以《人才驱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题,回顾了北大医院肾脏内科的历史,分享了学术氛围与科室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系统介绍了肾脏内科的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经验,令人耳目一新、获益良多。作为中国首个肾脏病学专业的载体,肾脏内科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引领着国内肾脏病学的发展,并同国际接轨,在世界医学界发出中国声音的同时,也树立起自己人才梯队建设的品牌。
人才培养是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要从临床工作中发现科学问题,要具备叁个条件:一是要有有效的临床资源库,二是要有适合的研究切入点,最为重要的,要有一群热爱临床科学的人——没有人,再强大的物质条件也没有活性,再精妙的研究思路也失去活力;没有人,就没有创造力和驱动力,学科和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将是一句空话。资源、平台等“物”的因素对于人的因素而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让我们在谈论人才培养时能够言之有物,而非纸上谈兵。
对于北大医院肾脏内科而言,其“物”的因素是深厚、充沛且优异的,那么该如何利用好“物”的作用,将其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呢?从战略布局、整体规划到学术氛围、科室精神,历届学科带头人用实际行动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肾脏内科94%的正高级职称和80%的副高级职称都曾在国外学习培训过一年以上,这“送出去”是有讲究的,一言以蔽之——做有准备的培训!从培训场所和研究方向来看,既要瞄准国际研究趋势,又要符合学科发展需要,还要选择一流的实验室;从人才结构来看,受培对象的身份基本都是从“高年资主治医”到“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的范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临床和科研的经验,个人能力同即将面对培训任务的要求无缝衔接,保证出国后能“学得到”,更能“带回来”。此外,科室将人才“送出去”的目的并非只期待科研领域的“一枝独秀”,而是医教研管“百花齐放”,其中不乏专门学习医学教育和临床管理的人才,此种格局和远见难能可贵,体现了肾脏内科发展战略的系统思维。
“送出去”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那么,“人才红利”该如何“学以致用”呢?肾脏内科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精神,绝不让学成归国的人才坐“冷板凳”,而是举全科之力主动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发挥能量的活跃“舞台”。以赵明辉教授为例,1996年他从英国剑桥大学刚一回国,科室就决定花30万元买了一个FPLC (分离蛋白质、多肽及多核苷酸的设备),而当时的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或面上项目的经费才只有8-10万;杨莉教授2010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回国,科室用学科建设经费购买了90i(荧光显微镜)和Luminex(高通量液相芯片分析系统),让她能立刻上手用到,尽快在国内开展工作。张宏教授2001年从日本冈山大学回国后,王海燕教授就让自己的学生帮助她,用自己的科研基金支持她的研究。于是,发表在国际肾脏病学领域最顶级刊物《JASN》上的第一篇文章应运而生,这篇文章王海燕教授让张宏做责任作者,从此在她的心中播下了一颗“责任”的种子——对文章的责任,对课题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对学科的责任……
北大医院肾脏内科的学科建设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肾脏病诊疗与创新研究转化中心,“民主、求是、奉献、创新”是他们的科训,激励着一代代人才的引领与超越,形成了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国际竞争力和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梯队,营造了竞争而非“内卷”、共同成长而非“神仙打架”的健康学术氛围。
经过核心组反复研究,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整合优势,组建五大临床诊疗及创新转化研究团队,分别是:肾脏慢病与普病、重症免疫性肾炎、肾脏替代治疗、急危重症肾病以及肾脏特病罕见病,各团队由不同学科带头人领衔。其中,肾脏替代治疗和肾脏慢病与普病强调优质标准化诊疗规范,另叁个团队侧重于疑难危重症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将人才分为临床型、学术型和复合型叁类,精准落实临床强基计划、综合素质培养计划、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和重症肾脏病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此外,肾脏内科不拘泥于“闭门造车”,主动向其他学科伸出双手:在全院试点“学科群建设”,如“急性肾损伤多学科临床与转化研究团队”除肾脏病学外还涉及重症医学、临床药学、急诊医学和妇产科学等专业;在全校启动“跨领域联合攻关创新”,在“临床医学+齿”的基础上用心打造“肾脏医学+齿”交叉研究平台,北大化学、生命科学、工学、药学等等都陆续走进了他们的“朋友圈”,以更广阔的视角衍生出“肾脏再生医学平台”、“肾脏测序分析平台”以及“医学+齿交叉平台”等创新机制。
在北大医院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暨第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姜辉书记指出,要坚持“科教并举,全力夯实人才梯队建设……要让真正的人才想进来、能进来、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如果说“想进来”重在对人才的吸引力,“能进来”重在对政策的执行力,“留得住”和“用得上”则需要医院和科室“用心”、“用力”、“用情”,体现了学科带头人的魄力和领导力以及科室和党支部作为有机整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北大医院的“王牌学科”之一,肾脏内科从“物”到“人”再到“物”的实践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彰显了“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的本质要求,形成了人才驱动创新的“肾内模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本文整理自北大医院2023年工作研讨暨干部培训会上肾脏内科张宏主任的报告《人才驱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