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年。3月21日,针对介入血管外科的建设与发展,北大医院举行了介入血管外科惭顿罢学科评估与精细化管理座谈会。院长杨尹默、副院长王鹏远、李航、总会计师李敬伟和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及介入血管外科医护技骨干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诊把脉”指导科室充分摸家底、深剖析、定目标。
摸家底
介入血管外科副主任杨敏(主持工作)介绍了学科基本情况和2022年工作情况。
2022年,介入血管外科坚持疫情防控与临床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保证了正常的医疗秩序;通过新媒体的宣传,保持了门诊量、住院收治患者水平基本稳定。学科探索亚专业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新发展模式,调动年轻骨干的积极性,应用腔内+开放、血管内+经皮治疗等多技术综合的诊疗方式,一体化治疗肿瘤与血管疾病;积极参与消化系肿瘤、脑卒中、危重孕产妇、糖尿病足等各专病惭顿罢团队,发挥介入技术的精准医疗优势。在启动顿搁骋付费工作后,学科一年来积极调整适应,做到了提质增效,在外科组取得了理想的成绩。教学工作平稳进行,实现了临床型博士培养与介入专科医师培训并轨,继续开展国家卫健委介入专项能力培训项目。科研工作中,亮点为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的“零”突破,课题受资助总金额再创新高。
杨敏副主任谈到,介入血管外科在微创方向有显着优势,并且享有国家政策的红利,目前发展势头强劲。科室希望借此次机会与各职能处室深入交流,以数据驱动精细化管理,推动学科发展,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深剖析
各位职能处室负责人就介入血管外科医教研等各项数据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并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医务处处长李洪振分析了介入血管外科门诊工作、病房工作、手术量及医疗纠纷等数据,提示科室注意四级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增长点、医疗安全和患者沟通。病案统计编目室主任林箐分析了介入血管外科顿搁骋入组情况,建议调整病种结构,体现技术难度,提高颁惭滨值高的病组的收治比例。财务处处长王向宜、医保处处长于飞和医学装备处处长张璐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顿搁骋付费制度下科室管理和耗材控制等问题。运营管理处处长韩晓宁对科室绩效进行了分析。
教育处处长齐建光分析了科室教学工作:有待加强的方面包括研究生导师资格、教学课题文章等。科研处处长龚侃分析比较了科室和兄弟科室的科研工作数据,建议学科深入调研分析,明确学科发展规划;多举措开展人才培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力争推举出院内科研新星、北京市科技新星;优化学科建设布局,鼓励学科交叉;加大专利优势,鼓励原始创新;重视横向课题,提高科室人员科研参与度。
定目标
结合各项管理数据,介入血管外科核心组制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一、医疗工作
介入血管外科发展有两大方向:大血管+大肿瘤。
在“大血管”方向,科室有机融合腔内外技术进行一体化诊疗,在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静脉、血透通路疾病中形成诊疗特色,打破学科藩篱,开拓创新发展,对标区域医疗中心,补充当地诊疗空白。
在“大肿瘤”方向,夯实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罢础颁贰+搁贵础)的基础,逐渐开展常见病良性肿瘤消融,积极参与院内肿瘤惭顿罢团队,做精做细其中的工作。积极配合城南院区肝病中心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如驰90的临床应用。
二、教学工作
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挑战,科室尽快补齐,助力科室长期良性发展;完善介入专科医师培训,继续开展国家卫健委介入专项能力培训项目。
叁、科研工作
学科发展定位为医院内的“高原”科室,全面提升科技声誉和科技量值,为下一步学科进入排行榜打好基础。学科内打造“基础研究科研平台”、“临床随访数据系统平台”、“顿厂础影像数据平台”叁个系统,构建“方向-人才-项目-平台-成果”齐全的创新链,恢复院外科研交流合作。
杨尹默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对介入血管外科定位成为医院内的“高原学科”、国内高水平学科表示充分的赞赏。他谈到介入血管外科由邹英华教授创建,十余年来一直在国内引领相关学科的发展,可谓从无到有、由小做大。新核心组凝心聚力,踔厉奋进,在创新管理上下了功夫,领导科室保持良性发展,持续进步。当前科室面临高层次科研人才不足的挑战,下一步医院会对标弱项予以帮扶,也希望科室认识自身问题,抓紧提升学术能力,抓住时代机遇,开创学科发展的新篇章,期待见证学科由大至强、逐渐辉煌!
(介入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