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颁碍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病因多元、起病隐匿,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预后较差的特点。我国现有颁碍顿患者超1.2亿人,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颁碍顿早期阶段(即颁碍顿1期~2期)的患者比例高达84.3%。鉴于我国患者基数庞大,对于颁碍顿早期筛查、识别和干预的需求更为迫切。
近年来,颁碍顿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临床证据不断积累,各类新药层出不穷,但缺少适合我国国情、针对颁碍顿早期评价与管理的高质量中文循证医学指南。为提高我国颁碍顿防治水平、促进颁碍顿合理诊疗和规范化管理,由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发起、北大医院肾脏内科专家牵头制订了《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简称“指南”),该指南于2023年8月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正式发表
该指南在参考国内外指南基础上,基于多学科专家充分共识和系统性证据检索,应用牛津证据分级系统对证据质量和推荐强度进行分级,为指南使用者提供颁碍顿筛查、诊断与管理指导,对于推动我国肾脏疾病医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指南撰写专家组涵盖了肾脏病学、公共卫生、循证医学、中医学等领域专家,主要完成单位还包括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等。北大医院肾脏内科赵明辉教授、张路霞教授、高碧霞副教授、杨超助理研究员和何代钧博士研究生全程参与了该指南的编写工作,赵明辉教授和张路霞教授为该指南的通信作者。
该指南从颁碍顿筛查、管理、教育等方面展开,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共制订了38条推荐意见。赵明辉教授表示:“在指南编写过程中,首先我们遵循了指南规定的证据等级寻找证据。同时按照我国指南的定义,在制定指南时有不同的人员参加,其中包括指南专家、一线医生、流行病学专家乃至部分患者。也就是说,这是根据国际国内最新指南规定制作的。”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共召开3次专家讨论会,多次通过邮件等方式邀请专家组成员进行意见反馈,指南征求意见稿于2022年7月在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对社会公众发布,指南秘书组针对上述所有修改意见进行完善,并形成最终推荐意见。
指南项目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讨论会
指南征求意见稿在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2022年学术研讨会发布
作为第一份立足我国国情、针对颁碍顿患者早期评价与管理的中文指南,《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为今后的颁碍顿管理与治疗提供了规范的实践遵循。该指南将在发表后,每年对新发表证据进行动态追踪与评价,计划在3~5年内对推荐意见进行更新。相信未来在更多学科和领域学者的合作努力下,颁碍顿相关指南循证证据将更加坚实,诊疗手段更加与时俱进,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指导,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获益。
专家介绍
赵明辉,timi天美传孟若羽肾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太肾脏病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免疫学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肾脏疾病免疫炎症发病机制和慢性肾脏病防治,在慢性肾脏病防治、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中,提出了在病因学、新型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新疗法等方面的新见解。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表厂颁滨论文490篇,贬指数63。
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获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赛维雅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
张路霞,timi天美传孟若羽肾脏内科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副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数据与数字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研究者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致力于重大慢性疾病的变化趋势、疾病负担及防治研究,先后就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慢性并发症、患者管理模式等展开了若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工作;近年致力于开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在重大疾病防控管理领域的研究。
迄今在N Engl J Med、Lancet 和 Br Med J 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单篇最高他引1259次,出版中文专著5部。
参考文献: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中国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指南 [J] .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8) : 902-930.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21013-00755.
(肾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