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对于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北大医院3个项目榜上有名,获奖数量创医院历年新高!其中,由王朝霞教授团队完成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张学智教授团队完成的《贬笔-胃炎-癌前病变中西医协作诊疗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侯新琳教授团队完成的《新生儿脑损伤诊治和预后预测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共分为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国际合作中关村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6个类别。在项目成果方面共计奖励188项,其中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32项,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96项。
北大医院始终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战略方向,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为抓手,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驱动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医院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瞄准临床问题,整合优质资源,由点到链,逐步建立起涵盖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医工融合的全链条新型研发平台。期待北大医院勇毅前行,再创佳绩!
北京市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
第一完成人:王朝霞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贬狈顿)是一组致残、致死率高的神经遗传病,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诊断困难和缺乏有效治疗是该类疾病面临的重大临床问题。因此,基于遗传家系资源挖掘新致病基因并揭示其致病机制,是解决贬狈顿精准诊断和开发有效干预手段的根本。
《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的新致病基因鉴定和发病机制研究》项目是王朝霞教授及其团队历经10余年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主要发现包括:1)首次发现一种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眼咽远端肌病(OPDM)的三个新致病基因(GIPC1、NOTCH2NLC、RILPL1),解释了70%以上OPDM患者的遗传病因,解决了该病困扰临床数十年来的基因诊断问题;2)率先发现肌萎缩侧索硬化相关FUS蛋白通过HSP60蛋白介导定位线粒体,与线粒体ATP合成酶亚基ATP5B相互作用引起氧化磷酸化功能异常,导致神经肌肉变性;3)首先发现TDP-43蛋白进入线粒体激活其未折叠蛋白反应从而导致线粒体损伤的致病机制,为TDP-43蛋白相关神经肌肉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以上发现提高了我国在HND诊断和干预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SCI论文30篇,包括PNAS、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Brain等国际著名期刊,多次被Cell、Nature Reviews Neurology、JAMA Neurology等国际顶级期刊引用。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5项课题资助,同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2019年)。
项目主要完成人:王朝霞、邓健文、袁云、于佳希、洪道俊、孟令超、谢志颖、朱笠、张巍、俞萌、吕鹤、郑艺明、赵亚雯、刚蔷、刘江红。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贬笔-胃炎-癌前病变中西医协作诊疗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
第一完成人:张学智
幽门螺杆菌(贬笔)感染是我国胃癌的最主要病因,是胃癌最重要且可控的危险因素。但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胃黏膜萎缩,即使在贬笔根除后,依然与胃癌密切相关,且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
《贬笔-胃炎-癌前病变中西医协作诊疗体系的创建和推广应用》项目是岐黄学者张学智教授及其团队形成中西医协同诊治中药创新成果。该成果提出HP胃炎存在“脾胃湿热-脾虚郁滞-正虚毒盛”的病机规律,确立了“清热调中-培土畅中-扶正攻毒”三步治法,并原创清热化湿方、加减六君子方、扶正逆增方代表方药,为HP胃炎治疗提供了创新药物和方案;基于临床疗效,利用体内外多种模型,首次从抗HP黏附、抗生物膜形成等多角度阐释了代表性药物治疗HP胃炎的新机制,发现了中药抑杀HP不易产生耐药的特性;牵头制定首个HP胃炎中西医协作诊疗共识,从诊断、治疗、调护、随访多方面形成了中医药全程干预的综合方案,明确推荐了中西医结合具体用药方案,促进了HP胃炎中西医协作诊治规范化。
研究得到了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资助,并与医企联合研发而成,获得科技发明专利2项、着作权登记1项。贬笔胃炎中医认识及中西医协作方案以专家共识意见的形式,被国内多家单位临床应用;建设了北京市中西结合研究所幽门螺杆菌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为贬笔领域西医知名专着及中医内科学教材所引用,并被《中国中医药报》报道为“中医药突破幽门螺杆菌治疗瓶颈”。该成果同时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
项目主要完成人:张学智、闫凯境、胡伏莲、叶晖、成虹、蓝宇、江锋、韩海啸、黄秋月、陈瑶。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
新生儿脑损伤诊治和预后预测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
第一完成人:侯新琳
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治及预后预测对减少脑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极为关键。
在《新生儿脑损伤诊治和预后预测技术体系和推广应用》项目中,侯新琳教授及其团队牵头开展国内多中心研究,建立了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和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参考范围及损伤诊断阈值,首次将颅脑超声、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应用于新生儿床旁脑功能监测,并进行多种诊断技术融合分析。通过近20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构建了新生儿脑损伤多模态诊断体系,发现预后预测的新指标并从脑神经层面首次阐明了新生儿脑损伤与脑发育的机制,实现了床旁、无创的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
项目研究成果发表文章120篇,其中SCI收录34篇,包括Nature Human Behavior,Human Brain Mapping权威期刊的封面文章;撰写《振幅整合脑电图中国专家共识》等新生儿领域专家指南/共识11份;主编/参编《新生儿神经病学》等专著11部;获批发明专利4件。侯新琳教授5次作为国际儿童神经病学论坛新生儿分论坛主席受邀参会,7次在国际大会做主旨发言,包括亚洲地区儿科领域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亚洲儿科研究学会年会。项目组举办共26届全国新生儿脑损伤相关内容学习班,面向新生儿专业医护培训并推广早期诊断技术,推广地区覆盖了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32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共培训国内126家(北京29家)三甲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医生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主要完成人:侯新琳、张丹丹、刘黎黎、周丛乐、韩彤妍、孙国玉、陈俊雅、汤泽中、杨照、彭程。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