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以来,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国自然”)申报工作已经开始。为了进一步全面动员和部署申报工作,10月8日,北大医院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及工作推进会在筑梦厅召开。北京大学医学部科研处处长王坚成、基础研究办公室主任张秋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张晓辉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北大医院院长杨尹默、副院长李建平、副院长张凯、各临床医技学科主任和分管科研的副主任,以及各学科申请人员共计23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科研处处长龚侃主持
此前于9月13日,北大医院发布院内报名通知,正式拉开新一年度申报工作的序幕,也为本次会议做了预热。本次会议旨在推动申报人员详细了解医院国自然申报工作具体举措及部署要求,引起了各科研单元的强烈关注,各科室科研骨干抱着极大的热情前来参会。会场座无虚席,很多老师站着全程听会,场面十分火爆。
王坚成处长在致辞中表示,国自然是评价一个单位基础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更是基础性项目。医学部已成立2024年度国自然工作专班,安排专人对接医院基金申请工作,定期交流工作进展,与医院科研处共同为申请者做好服务工作。北大医院科研传统深厚,希望医院形成各学科团队之间互帮互助、团队内部老-中-青“传帮带”的模式。同时,一线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提高申报数量和质量。王坚成鼓励大家,要打好研究基础的“底子”,写好国自然申请的“本子”,加强学术交流的“面子”。
杨尹默院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要从人才、项目和论文叁个角度评价,国自然更是医院提升学科竞争力、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和切入点,因此,大家应充分重视国自然的申报工作。他鼓励大家早日拿到科研路上的“第一桶金”,开启“破冰之旅”。
杨尹默强调了科研工作对于医生发展的重要性:科研是医者作为学者的“魂”,临床医生立得住,靠医疗;走得远,靠科研。他期望大家做到“技术”与“学术”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从临床医生到临床医学家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杨尹默指出,在今年的申报工作中,要对申请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分为优势项目、潜力项目和一般项目3类。优势项目要精准帮扶、力求突破,潜力项目要夯实基础、寻求质变,一般项目要培育引导、着眼未来。科研管理部门要对每一个项目尽心帮扶、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实现科研体量从数量到质量上的提升。最后,杨院长用“信心、有心、用心、耐心、开心”评价科研工作,鼓励大家在新一年度的申报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张晓辉副所长以《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多视角谈国自然申报标书撰写》为题,细致入微地分享了国自然申请书的撰写经验。张晓辉指出,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是基金申请永恒的主题,基金申请应精准把握指南方向、注重创新、全面提升内容质量。他结合具体详实的示例,为申请人详细介绍了标书撰写的要领以及方法技巧,深入浅出,把复杂问题具象化。此外,张晓辉还从指导者、评审者和申请者叁个角度讲解标书审阅要点,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表示,希望大家能够从不同角度打磨标书内容,提高标书质量,抓住评审专家眼球。同时,他建议临床年轻医生和基础研究者加强合作,重视交叉合作,有效有力地推进研究,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李建平副院长对2024年度国自然申报进行工作部署。他首先对近年来北大医院国自然重大类别和青年面上项目获批情况进行总结,指出要把国自然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契机来加强研究基础,促进学科发展,夯实人才培养。同时,他从政策、人才、环境、平台支撑、技术拓展、系统辅导以及经费支持等角度为大家详细介绍医院在国自然申请工作中的举措,并指出医院将通过人力资源处、教育处、运营管理处等多部门联动为大家做好保障服务。此外,他也要求各学科积极动员,鼓励大家尝试性申报,保证青年申请人员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研训练。
李建平在讲话中强调,国自然是党和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医院学科建设水平、科技创新实力和人才工作的综合体现,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也将尽可能地为每一位有想法、有能力的申报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立足自身优势,提前谋篇布局,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
此次国自然申报启动及推动会的召开,再次吹响了医院2024年度国自然申报工作的号角,进一步推动了申报工作的全面开展。医院后续将开展申请系列讲座、项目初稿评审及辅导工作,持续创新管理服务模式,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全力为科研人员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希望各学科以国自然申报为契机,加强研究基础,促进学科发展,夯实人才培养,在新一年度国自然申请数量和立项数量上实现更大突破,共同助力北大医院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