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timi天美传孟若羽大兴院区综合内科一病房的护士接到了一通电话,让日常忙碌的医护人员在紧张的工作中感受到一份高兴和欣慰。这是一封通过12345网络平台转达的表扬信,来信人的父亲刚刚康复出院。9天之前,他的来诊给大兴院区心内科团队出了道难题,这道题要求医生不仅解得好,还必须解得快。
事情得从3月18日上午10:10,田大叔来大兴院区心血管内科就诊,进到龚艳君主任医师的门诊说起......
老田今年60多岁,年轻时保家卫国,退伍后身体也一直不错,虽然几年前诊断过“冠心病”,最近也时常出现胸痛,但自己一直没当回事。18日凌晨,老田再发胸痛,这次的发作比之前明显剧烈,含服硝酸甘油后也没有缓解,胸口一直像有块儿大石头压着。早上女儿知道后连哄带劝,带着老田到了龚艳君主任医师的门诊。
龚大夫常年从事冠心病诊治与研究,丰富的职业经验让她看到患者后瞬间警惕:持续的症状、痛苦的表情、脸上冒着虚汗,龚大夫判断老田很有可能是出现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这是冠心病里最严重的类型,其中最“要命”的一种就是人们熟知的“心梗”。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快速诊断、鉴别,如果确诊,需要立即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以挽救心肌,而介入治疗——也就是常说的“心脏支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首选的治疗方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是医生在处置时的根本原则。
但按照大兴院区的开办计划,4月中旬才会正式开展急诊冠脉介入诊疗。此时据患者起病已经7个小时,是让患者在严密监护下转运至中心院区,还是排除万难尽可能守护患者心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呢?龚大夫也有过一丝犹豫,但想到心内科病房已运行2个多月,医护人员都长期在中心院区工作,具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抢救经验;新成立的介入治疗中心平台也初步搭建成型,手术的软硬件条件都具备,她果断决定在院区内就地启动胸痛急救流程。
联系门诊部工作人员送来轮椅、陪同患者快速完成心电图检查,10点17分,心电图结果出来,验证了龚大夫的猜测——老田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厂罢贰惭滨)。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目前负责大兴院区冠脉介入治疗和心内科病房医疗工作的王新刚副主任医师也接到了通知,协调各方人员完成术前各项准备,病房医护迅速到达门诊区域,与龚主任交接患者,并与患者和家属进一步沟通病情与治疗方案,获得知情同意;由于心脏重症监护室(颁颁鲍)尚未开办,依托大兴院区“全院一张床”的全新理念,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搁滨颁鲍)也全力配合,在入院准备中心的协助下,准备好收治患者。
10:35,家属还在完善相关入院手续,老田已经被送入介入治疗中心。源自中心院区多年合作打下的基础,医护默契配合,大兴院区第一例冠脉急诊介入手术就这样紧张、有序、高效地“提前一个月”开始了。
造影结果既符合王新刚医生的术前猜测——前降支完全闭塞,引起了患者的急性发作;也有出乎意料的地方,老田心脏上其它两支血管也都有严重病变,右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说明他的病变是多年发展而来,并且几乎没有代偿能力,一旦缺血时间稍长,可能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是真正的“命悬一线”。10:53,王大夫快速开通了闭塞的前降支,此时距离患者进入心内科诊室只过去了43分钟;支架植入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症状也有明显改善,随即送入搁滨颁鲍进行后续治疗。
叁天后老田病情趋于稳定,转入综合内科一病房(心血管与全科医学病房)。在院诊治一周后,患者顺利出院。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反复进行了健康宣教,从严格戒烟等生活方式改善,到对冠心病、急性心梗这一疾病的讲解,让老田对这些知识都有了新认识。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放支架”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后面还有许多关隘需要医患共同努力,才能达到长时间、高质量生活的目标。
当老田和家属知道,这是大兴院区完成第一例冠脉急诊介入手术之后,更加感谢龚艳君、王新刚等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果断和精湛医术,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而对于经历了这场“遭遇战”的医护人员来说,胜利并不是侥幸,能力源自中心院区心血管内科多年磨练的人才和团队,底气是丰富的急诊手术经验,信心是在院区领导下的多平台多科室的支撑。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心血管内科病房开办已满叁个月,正由初建磨合期向发展期过渡,科室也将立足大兴,全力为周边及全国患者提供同质化、优质化的医疗服务,守护广大患者的“心”健康。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