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黄金周假期成为了许多人外出游玩、亲近自然的绝佳时机。然而,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我们也需警惕那些不请自来的“小客人”——昆虫,它们可能通过叮咬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皮肤问题,甚至传播疾病。因此,旅行时掌握一套全面的防虫攻略与应急处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虫咬皮炎:夏末秋初的“隐形威胁”
·症状表现:局部红肿、瘙痒,严重时可能起水疱、破溃感染。大多数情况下一周内能自行消退。如果瘙痒严重、皮疹数量多,以及出现水疱、皮疹疼痛、发热、乏力等现象,建议及时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皮肤病学》Jean L. Bolognia.
预防与应对:
·外用止痒药:外用炉甘石洗剂、樟脑软膏、复方薄荷脑等,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瘙痒。
·糖皮质激素软膏:适用于皮疹严重瘙痒、炎症较重的情况,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口服药物:若皮疹广泛或瘙痒难忍、出现破溃,建议就医,医生可能会开抗组胺药等口服药物治疗。
二、隐翅虫皮炎:强酸毒液的“隐形杀手”
隐翅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但威力可不小!其体内含有强酸性的毒素。当隐翅虫落在人体上并被打爆,其体内的毒素会溢出并接触皮肤,从而引发隐翅虫皮炎。
这种皮炎通常出现在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表现为水肿性的红斑、水疱,且往往呈线形分布,可以伴有剧烈的疼痛感和烧灼感。
图片来源:《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3版)》朱学骏等着
图片来源:《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第3版)》朱学骏等着
预防与应对:
·不拍不打:发现疑似隐翅虫在身上,应避免直接拍打或搓揉,而应轻轻用手指将其拨走,防止其体液溢出。
·及时冷敷清洗:出现可疑的隐翅虫皮炎症状,先进行局部冷敷,并使用肥皂和水清洗,并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皮疹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叁、蜱叮咬: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很多喜爱户外的朋友都见到过蜱虫,它是一种小型寄生昆虫,常栖息于草丛、树林等户外环境中。它们通过叮咬宿主并吸取血液为生,同时可能传播多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某些病原体还可能引发严重的血液或神经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被咬后,切勿直接拍打挤压或强行拔除,以免残留口器导致感染。
预防与应对:
处理步骤:
1.涂抹拔除:用酒精、乙醚、凡士林等涂在蜱虫头部,几分钟后待其放松后用小镊子垂直轻柔夹出。
2.消毒伤口:用酒精或碘酒清洁被叮咬部位。
3.观察症状:去除后一个月内,密切观察身体是否出现异常症状,比如皮疹、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如果出现需及时就医。
预防建议:
·穿长袖长裤:户外活动时,在草丛、树林等蜱虫易滋生的环境尽量穿长袖衣物,扎紧裤腿、袖口,防止蜱虫趁虚而入。
·检查:出游后注意检查身上是否有蜱虫,并洗澡洗衣。
·宠物检查:出游后仔细检查宠物身上是否有蜱虫,并及时除虫。
罢滨笔厂.防虫小贴士,出游更安心
·携带防虫液:选择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乙基己基羟苯甲酸酯、柠檬桉油等成分的防虫液,预防蚊虫叮咬,需注意产物说明书及注意事项、适用人群及年龄。
·使用蚊帐:在露营地安装蚊帐,减少蚊虫入侵。
·衣服防护:尽量穿着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面积,穿紧口衣物。
·保持清洁:保持个人及周围环境清洁,减少蚊虫滋生。
通过了解虫咬问题的相关知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我们可以大大降低虫咬问题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在黄金周出游期间,让我们以更加充分的准备和更加健康的状态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皮肤性病科 王向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