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实效显,党建融合取得新成就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大医院全体职工积极关注全会动态,反响热烈,表达了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和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会后,医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学习,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联学联做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圆桌论坛》等形式,把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更入行。医院党委立足“高质量发展年”,以“强学科 重人才 以国考指标持续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带领全院审时度势、创新思路、规划战略,奋力推进医院不断实现新跨越、新发展,医院获评“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标杆单位”。
医院紧密结合实际部署医院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近一年来,医院按照中央部署和学校要求,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党纪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衔接起来,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融合起来,把“严”和“实”的作风贯穿始终。纪委组织新任职干部到海淀区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系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召开医药领域腐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会,切实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北大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
二、全国政协主席会议部分成员到timi天美传孟若羽学习调研
2024年5月21日,全国政协主席会议部分成员到医院学习调研。学习调研是十四届全国政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对于加强学习和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组织主席会议成员深入全国政协委员所在的工作单位,开展以现场学习为主的调研活动。
主席会议成员现场调研模拟医学教育中心、心脑血管疾病救治绿色通道、康复医学科,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座谈,听取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乔杰,timi天美传孟若羽党委书记姜辉,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情况介绍和全国政协委员曹雪涛、霍勇、刘梅林、王广发、李海潮等的发言,并就医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医学人才培养、健康知识普及、医疗资源统筹利用、公立医院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委员们围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建设健康中国等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同志邹加怡、韩建华、胡衡庐、张茂于,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同志刘家义、王建军、陈宝生、徐令义、刘赐贵、何平,北京大学校领导龚旗煌、陈宝剑、姜国华,北大医院院长杨尹默等参加。
叁、中国共产党timi天美传孟若羽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工会、团委顺利完成换届
2024年7月2日,timi天美传孟若羽新一届党委、纪委宣布会召开,会议宣布了中共timi天美传孟若羽新一届委员会委员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姜辉任党委书记。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医院召开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十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及共青团timi天美传孟若羽第九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timi天美传孟若羽第八届教代会常设主席团、第十二届工会委员会及共青团timi天美传孟若羽第二十一届委员会。
医院党委、工会、团委分别完成换届工作,党的领导得到新加强,有力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固的政治基础。
四、调结构、促增量,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门急诊量突破400万创历史新高
医院积极落实党和国家对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推动精细化管理,围绕“调结构、促增量”的工作要求,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医疗资源,加强科室沟通、优化数据推送、完善管理细节。医院将职能部门搬离门急诊楼,启动急诊楼部分区域改造,扩增医疗服务空间,为男科、风湿免疫科等优势学科设置独立诊区,扩增门诊化疗中心,成立日间手术中心,为介入血管外科、临床营养科、全科医学科、核医学科等科室设立综合诊区,一系列“腾笼换鸟调结构”的创新举措标志着我院在医疗服务空间和能力上实现了又一次重要拓展。
医院积极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线上诊疗、送药到家,就医更便捷,体验更优质;完善门诊诊疗服务,陆续开通多个新门诊,实现“夜间有名医,假日有专家,科室全覆盖,健康不放假”;倾听患者反馈、响应患者需求,持续优化管理和服务。2024年全年总门急诊量超过4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全院手术人次、四级手术人次、微创手术人次均超2023年全年总量,同比增长均比2023年有所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再登新高。
五、强学科、重人才,科研人才、科研重大类别项目双丰收,创新成果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院党委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打造适宜人才发展的制度和环境,推动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2024年4月,医院成立了学科人才办公室,统筹医院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动力。
医院持续推进新体制建设,聚焦高层次人才引育和高质量改革创新,目前已有新体制人才21人。多位专家获批国家级人才称号,杨尹默院长获首届“国家杰出医师”,汪旸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第叁届“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邓健文研究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王晓雯副教授获批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称号。
医院全年科研成果斐然,重大类别项目取得佳绩。李建平、张宏教授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1项,姜辉、李若瑜教授分别获批重大项目课题和区域创新联合发展基金课题,王朝霞、张卓莉、张宏教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别项目各1项,姜辉教授团队获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研究型病房卓越临床研究计划1项;肾脏内科、药剂科分别获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王东信教授在顶级医学期刊叠惭闯杂志发表原创性论着;多项发明专利成功转化,其中崔一民、庞晓丛团队的专利转化合同金额七千万;医院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荣获“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优秀参展单位”荣誉称号。医院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升级科研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科研服务体系,为医院科技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顺利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驻省评估,赵明辉教授获“桃李奖”
2024年,全院教职工持续深耕教育教学工作,本科生教学、研究生教学、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顺利通过国家住培驻省评估。医院通过成立模拟医学教育中心、推进一体化教学信息系统建设、制定学科教学评价指标并细化评估体系等途径,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医院建立心理咨询室,保障教学对象心理健康,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肾脏内科赵明辉教授荣获医学部桃李奖;医院获评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2023年度继续教育优秀办学单位;血液内科马明信教授获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终身成就奖”;专培中期/二阶段考试通过率均居医学部首位、专培结业考试通过率100%,住院医师结业考试通过率保持医学部第一,获批国自然青年学生基础项目3项、2020级临床1班获北京大学班级“五· 四”奖杯称号,教师和教学对象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医院在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的进程中主动当担、积极作为,继续发挥医学教育排头兵的引领作用。
七、大兴院区开办一周年,医疗服务全面开放,为医院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年12月18日,大兴院区迎来开办一周年。一年来,医院坚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力守护人民健康;坚持“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一院多区”新发展格局。2024年大兴院区以五大特色医学中心为核心,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目前已有44个学科在大兴院区设立门诊,累计接诊患者105万人次,日门急诊量最高5540人次;23个学科在大兴院区增设病房,共开放病房35个,开放床位数1066张,出院患者累计4.1万余人次,跨科收治患者1363人次,节省候床时间2065天。大兴院区的建设和开办,已成为医院发展进程中的蓬勃新动力。
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显着,配套基建项目开工建设,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依托北大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先进的管理经验、强大的专家队伍,北大医院宁夏妇儿医院、北大医院太原医院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医疗质量提升、学科建设、新院区建设、现代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两院省内、省外异地患者就诊率大幅提高,患者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正逐步实现“大病不出省”的目标,两院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引领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2023年宁夏妇儿医院妇产综合楼奠基开工后,太原医院府城院区门诊楼和医技住院综合楼在2024年开工建设,两院迎来了崭新的历史起点,将会极大改善院区基础设施,提高疾病救治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高群众就医体验,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作为北大医院切实推动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生动实践,宁夏妇儿医院和太原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标志着京宁、京晋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九、援藏医疗队、国家巡回医疗队再出发,彰显“国家队”医院责任担当,援藏工作再添新荣誉
2024年7月31日,北大医院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启程。医院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自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以来,十年间共组建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我院援藏医疗队不断填补西藏高原医疗技术的空白,受到当地医院和患者的广泛好评,让“大病不出藏、中病不出市、小病不出县”逐渐成为现实。2024年8月,在第四次对口支援西藏工作会议上,2024年“最美医生”、曾在2016年参加“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儿内科主任侯新琳获评“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先进个人”。
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指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作为“国家队”医院,北大医院勇担使命,开展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能持续的国家巡回医疗工作。2024年10月14日起,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医院派出了由姜辉书记、杨尹默院长领衔的医疗、药学、护理和管理领域共31名专家,组成2024年国家巡回医疗队,前往山西省临汾市及永和县等周边县乡村,进行了为期叁周的国家巡回医疗工作,累计诊疗患者1197人次,门诊治疗75次,住院查房237人次,开展培训与小讲课42次,指导开展新技术,参与制定流程及制度,充分彰显了北大医院的“国家队”引领作用。
十、百十征程再启航,北大医院全院上下喜迎建院110周年
2025年,北大医院迎来建院110周年。“扬帆远航破浪行,厚德尚道映年华”,从征集110周年标识、吉祥物、系列文创活动开始,北大医院全院上下投入到群情洋溢、蓬勃向上的院庆氛围中。建院110周年官方标识发布、“以昂扬姿态喜迎建院110周年”职工秋季运动会、“我与北大医院的故事”征文及演讲比赛、“以科普之光点亮百十新程”科普大赛、“百十华诞筑梦前行”文艺汇演等活动相继举办和启动,多个科室举办喜迎建院110周年学术活动,聚焦行业前沿,探讨学术热点,用学术献礼院庆,为未来创新发展积蓄更多力量。北大医院这所百年老院,正乘着院庆东风,守正创新、扬帆起航,开启崭新征程。
(宣传中心)
下一篇: 春节前夕,医院领导走访慰问全院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