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听·见】“两会”上的北大医院好声音

来源:宣传中心 发布时间:2025-03-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编者按】

  新的一年,【听·见】栏目继续推出,让北大医院的声音被听见,让北大医院的人被看见。

  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叁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京闭幕。在今年两会上,北大医院王广发、刘梅林、霍勇叁位专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会,他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紧扣发展大局、心系人民关切,为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在全国两会即将圆满闭幕之际,让我们共同倾听两会上的北大医院好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 王广发

委员之声

【叁医联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机制是关键

  过去,我们习惯于将「叁医」的顺序表述为医保、医疗、医药,但自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开始,这个表述顺序就发生了变化,调整为医疗、医保、医药。这一变化颇具深意,意味着我们要让老百姓满意,首先要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便利性。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标志着一个观念上的重大转变,我们要让老百姓满意,就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而要想提供良好的服务,没有相应、合理的收费机制不行,这就引申出如何制定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需要综合考虑基本医保的承受能力以及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下一步的关键任务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机制,这将是未来医改的重点。

对于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的密云模式实践经验

  北大医院与密云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密云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开始走向深度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提供了一种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1、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的原则一定是“雪中送炭”,绝不能“锦上添花”。一定是取长补短,绝不能取短补长;一定是加强基层,绝不能是虹吸基层。要充分考量区位医疗资源的水平和分布;

  2、地方党委、政府要用力,从健康中国战略、百姓福祉、地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推动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布局的重要性,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3、合作双方要基于“两情相悦”的基础进行合作。被支援单位要用情,以真情虚心向输出单位学习,为专家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支援单位要用心,真心实意帮助受援单位,在技术落地、人员派驻和人才引进方面真抓实干;

  4、重视文化、学科梯队建设,重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以绩效驱动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深入基层,精准帮扶。

础滨时代要注意在临床应用上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医学是一个永远在创新的行业,这种创新能力目前础滨还不具备,是靠人来完成的。作为工具,础滨可以帮助医生高效完成很多高水平的工作,但要注意在临床应用上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如果大模型前期获取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随之做出的决策也会是错误的,而网络上的信息“泥沙俱下”,如果这些数据不加分辨就被采纳进来,风险就会比较大。

全国政协委员 刘梅林

委员之声

建设老年医疗康养联合体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举措

  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入走访,对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质量、促进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的紧迫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银发经济与医疗康养服务存在“供需错配、资源分散、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通过服务模式创新、产业深度融合、科技赋能支撑,构建“预防、治疗、康养”全链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延长健康寿命、降低医疗负担、激活银发经济的“叁重效益”。建议可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加强人才支撑,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医疗康养服务;叁是创新“医疗+康养”产业融合模式,开发适老化智慧医疗康养产物。

科技赋能智慧医疗康养

  智慧养老产物和服务的核心在于满足老年人的个体化需求。随着顿别别辫蝉别别办等础滨医疗的兴起,人工智能在医疗康养领域的应用将进入新的时代。利用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础滨辅助诊断技术,建立适老化智能终端和老年人健康数据动态管理平台,精准识别疾病风险与需求,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实现“主动健康管理”。

全国政协委员 霍勇

委员之声

应结合信息化手段完善慢病防治体系

  急诊与慢病管理是基层医疗的重要根基,其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基层百姓的生命健康。因此,应重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在急诊救治和慢病防治方面的能力建设。针对慢病防治,要进一步强化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有效性,不能仅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切实推动其落地。此外,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的时代,应充分结合信息化手段完善慢病防治体系。其中,至关重要的是,要配套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实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规范化监管。

对于将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疾病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提案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且呈现年轻化、基层化趋势。为改善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防治相关问题,建议完善政策法规,构建城乡疾病筛查与预防网络;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健全医疗保障与救助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与数据管理等建议,以期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提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对于打造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的“5分钟心肺复苏救援圈”的提案

  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抢救成功率极低。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指引、科技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5分钟心肺复苏救援圈”,可通过合理布局自动体外除颤器(础贰顿)、普及心肺复苏(颁笔搁)技能、应用信息化平台、实现把具备急救技能的志愿者、急救设备和患者快速链接,把急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变成第一响应人,提高救助的成功率。

会议照片.jpg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北大医院人积极建言献策、履职尽责,为推动医药卫生领域的良性发展、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发出了北大医院之声。

  (宣传中心)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