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出现“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驼背,并伴随背部疼痛”不要以为是衰老的自然现象,可能提示您已经骨质疏松性骨折了!
骨质疏松被称为“寂静的杀手”,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随着骨质疏松的加重,严重后果是面临髋部、椎体、桡骨远端等多处脆性骨折威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有1/5已经患上骨质疏松症,大量人群处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之中,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老龄、低体重、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特殊药物(比如长期激素治疗)、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等等,只有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诊治方案,通过药物干预及生活方式改变来治疗骨质疏松症,才能预防骨折或再次骨折的发生,守护我们的骨骼健康。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 (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青少年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女性绝经后5-10 年内; 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 70 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未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药物或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种族、老龄、出生低体重、女性绝经、脆性骨折家族史、特殊药物、其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如缺少运动、嗜烟、酗酒、过多摄入咖啡因、高盐饮食、钙摄入量低、维生素顿缺乏等,均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表现是什么?
早期往往是乏力、腰背及四肢酸痛不适;随着疾病进展可以出现疼痛、身长缩短驼背,甚至发生骨折等。如果您出现“身高缩短超过3厘米、驼背,并伴随背部疼痛”不要以为是衰老的自然现象,可能提示您已经骨质疏松性骨折了!
骨质疏松的检测指标有哪些?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尤其是双能虫线吸收法骨密度仪对骨密度的测定。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脆性骨折史或者脆性骨折家族史的成年人,身高比年轻时矮了3公分以上的中老年人,性激素水平低下的成年人,嗜烟嗜酒者,45岁以前停经者等,都是罹患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要进行骨密度检测。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生化指标的检测,如血钙、磷的测定,维生素顿的测定,骨代谢指标的测定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不管儿童、成年、老年,我们都应该重视合理的饮食,要富含钙膳食、低盐、适量蛋白质、足量的维生素顿摄入等;进行合理有规律的户外活动,适当晒太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不喝咖啡和浓茶及碳酸饮料等。跌倒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折的重要诱因,老年人尽量避免跌跤的发生。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以及兼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作用的制剂等。
通过以上我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只有早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预防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生。目前,我院内分泌科增设骨质疏松门诊,专注于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为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教育服务。让我们一起关注骨质疏松,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上一篇: 【健康科普】过敏原斑贴试验
下一篇: 【全国爱耳日】——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