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医院肾脏内科张宏教授团队主持的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免疫性肾病的诊断、监测新技术及干预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启动会标志着我国在免疫性肾病防治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相关疾病的精准诊疗和干预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邀请了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现代医学与平台基地处处长卢姗和北大医院副院长李建平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卢姗处长对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创新意义给予高度评价,指出该项目在推动免疫性肾病诊疗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对于项目管理和实施的宝贵建议。
李建平副院长表示,北大医院将全力支持项目实施,为推动我国医学科技发展贡献力量。会上,各子课题负责人及核心研究人员详细汇报了研究计划,包括诊断技术创新、监测手段优化及干预评价体系设计。与会专家围绕课题任务展开了深入讨论,明确了关键技术问题和下一步研究方向,为项目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
本次项目聚焦于免疫性肾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IgA肾病和狼疮性肾炎两种最常见的肾炎。团队依托覆盖全国26省市125个中心、5万例患者的临床队列,以及50万余份血液、尿液和肾组织等生物样本库,已在相关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牵头完成60余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其中12项成果纳入国际指南和专家共识;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10篇研究论文,包括激素治疗IgA肾病的新策略(JAMA)和狼疮性肾炎多靶点联合治疗方案(Ann Intern Med);开发10余种新型诊断试剂盒,并授权15项专利;自主研发IgA肾病I类原研新药,总转化合同金额超过2亿元。这些成果显著提高了疾病诊断效率,优化了治疗方案,并减少了患者痛苦。在此基础上,本项目将进一步发掘IgA肾病及狼疮性肾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开发早期诊断试剂盒;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诊断、动态监测和预后预测模型;构建全周期主动监测的靶向治疗体系,为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推动精准医学与多学科协作
本次启动会展现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通过整合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资源,项目团队将致力于构建免疫性肾病精准医学体系。这一体系涵盖从分子分型到个体化治疗方案设计的全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随着项目深入推进,团队将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并探索更多创新疗法,包括新型靶向药物和联合治疗策略。此外,通过国际合作,团队还将参与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揭示更多潜在致病机制,为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
此次启动会为“免疫性肾病的诊断、监测新技术及干预评价体系研究”项目拉开帷幕,也为我国免疫性肾病防治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以及专家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下,该项目有望取得丰硕成果,为提升我国医学科技水平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肾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