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医学创新的蓬勃发展和临床研究的快速进步,以及国家对研究规范化管理的需要,科研管理工作也肩负更大的责任、面临更高的要求。北大医院深入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由于既往的科研管理体系,无法实现专业化的管理和支撑。在这种局面下,为了快速推动科研工作发展,在医院2025年工作研讨会后,医院党委牵头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由医院主要党政负责人亲自抓科技创新,聚焦临床研究高质量发展,顶层布局研究架构、调整科研管理模式、整合优化平台功能,提出设立临床医学研究部,改革科研处,建设统一科技大平台。
姜辉书记牵头,科研处、学科人才办、人力资源处等多部门通力协作,经过多轮次调研以及医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反复讨论,最终提出了优化部门结构、明确职能定位、制定发展方向、高效推动落实等工作方案。全新的管理部门“临床医学研究部”于2月19日正式成立,这充分体现了医院党委对临床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临床医学研究部将依托专业服务指导和系统平台支撑,全过程保障、全方位促进高水平临床研究。与此同时,科研处也进行了干部调整和职能重塑。
守正创新:干部任命锚定科研转型
3月17日,医院在内科楼二层会议室以“聚力科研大平台建设,赋能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干部任命会。院长杨尹默、副院长李建平,新任干部、科研骨干与相关科室代表到场参会,共同擘画医院科研管理发展的战略蓝图。会议由人力资源处处长、党院办副主任刘佳帅主持。
会上,李建平副院长宣读了干部任命决定:任命陈旻为临床医学研究部部长,向宇、隽娟、周书铎为副部长;任命李娌为科研处常务副处长,金汉、杨照为科研处副处长。此次调整聚焦“科研平台化、管理专业化、资源集约化”目标,旨在打造一支“懂科研、善统筹、敢创新”的高水平科管队伍,为医院“学术型医院”建设注入新动能。
陈旻部长以“专业服务指导+系统平台支撑,深度助力支持高水平临床研究”为主题进行表态发言,阐述了临床医学研究部的职责定位和工作重点规划。临床医学研究部将明确职责定位,兼顾管理职能和业务职能,构建“项目依托、平台支撑、培训提升、咨询辅导、质量促进、合规管理”六大体系,让专业服务成为研究者的“指南针”,让系统平台化作创新的“加速器”,以管理强根基,以业务促突破,全链条覆盖、全要素赋能医院高质量临床研究。
李娌常务副处长在表态中表示将勇担职责,全面优化科研管理布局,提升科研发展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科研强劲力。她表示,科研处将围绕医院发展大局,积极落实改革举措,创新工作模式,从心态、能力和作风叁个方面推动科研管理转变,开展业务潜能革新的塑造,实施业务融合联通矩阵的建设,服务学科科技创新发展,形成组织科研新范式,积极推动医院科技水平发展,增强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知不足而奋进:科研管理迈向“集团化”
李建平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科研大平台是“知不足”的破题关键,科管队伍必须成为战略落地的“催化剂”。他提出叁大方向:一是推动管理能力与科研需求精准对接;二是构建交叉融合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叁是培育“科管范式”,将个人成长与医院发展深度融合,打造“朝气蓬勃、专业高效”的科管队伍。
杨尹默院长在讲话中指出,医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科研管理也要以“战区思维”整合资源,从“学科导向”向“问题导向”跃升,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作战”转变,临床医学研究部就是医院科研的“前沿战区”。平台建设是集中剂、文化是黏合剂、生态是催化剂,临床医学研究部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构建大数据支撑、多学科联动、全链条服务的“科研航母”。杨院长鼓励新任干部要有做法、有行动,把科研更上新台阶的目标落在实处,推动科研发展的可持续,力争未来叁年实现“平台建设上台阶、科研产出树标杆、科管范式立典范”,为建设一流学术型医院书写新篇章。
【侧记】履职有方向,尽责有思路。临床医学研究部刚刚成立,就迈开了跨院“取经”拓视野的步伐。3月12日,临床医学研究部部长陈旻与副部长向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范宇、学科人才办副主任兼科研处副处长杨照、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于荣辉一行五人,来到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研究部,开展了参观访问与交流活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研究部主任王艳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主任刘丽、临床研究部秘书陈怡霏热情接待了来访团队。
王艳波主任详细介绍了吉大一院临床研究部的整体情况,包括临床研究部的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临床研究项目管理以及药物试验机构运行管理等方法。陈旻部长也分享了北大医院在临床研究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他强调,临床研究是推动医学进步的关键力量,双方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临床研究的新路径。双方就临床研究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运行模式、临床研究项目科学性审查和立项管理、药物试验机构运行管理、伦理委员会运行管理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交流过程中,双方积极分享经验,从日常管理工作实际出发,分享成功经验,剖析遇到的困惑与挑战,共同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为临床研究管理工作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未来,北大医院将继续不断探索医研融合、创新转化路径,不断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发展,为高水平医院建设提供一条高质量、内涵化、可持续发展道路,也在不同细分领域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党委办公室、科研处、临床医学研究部、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