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科普能量】世界爱肝日:守护肝脏,从了解肝脏开始

来源:感染疾病科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您的肝脏是否正在默默承受压力?

  长期疲劳、食欲不振、皮肤发黄……这些可能是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每年的3月18日是“世界爱肝日”,这一节日旨在呼吁全球关注肝脏健康,普及肝病防治知识,减少肝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肝脏作为人体最繁忙的器官之一,却因“沉默”的特性常被忽视。今天,让我们揭开肝脏的神秘面纱,了解如何科学护肝。

  一、肝脏有什么用?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承担着丰富的生理功能:

  1. 解毒工厂:代谢酒精、药物和毒素,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排出体外。

  2. 能量管家:储存糖原,调节血糖平衡,调节血脂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

  3. 合成专家:制造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合成凝血因子、蛋白质等生命必需物质。

  4. 免疫卫士:吞噬病原体,参与免疫防御。

  二、伤肝因素都有哪些?

  导致肝损伤的因素非常多,病毒感染、脂肪肝、酒精摄入、药物毒物中毒、自身免疫紊乱、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都可能伤害到肝脏。此外,肝病的发生常与不良生活习惯和忽视健康有关。

  1.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等可通过血液、母婴或性接触传播,导致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消化道途径传播,多引起急性肝炎。

  2. 代谢性脂肪肝:越来越常见,现阶段每3~4个中国成人中有1人患脂肪肝,久坐少动、高糖高脂饮食、超重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脂肪性肝炎缺乏有效控制时,也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3.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癌。

  4. 药物滥用:乱用保健品、抗生素或中药都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5. 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功能紊乱时也可出现肝炎、胆管炎、肝硬化等。

  6. 遗传代谢性肝病:遗传因素导致铜、铁等元素、胆汁成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也会导致肝脏损伤。

  7. 熬夜与劳累:长期熬夜和劳累扰乱肝脏代谢,增加氧化应激风险。

  叁、如何保护肝脏?预防胜于治疗!

  1. 接种疫苗,及时治疗,阻断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高危者推荐接种戊肝疫苗。及时治疗乙肝和丙肝,也可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绝大多数丙肝可通过8~24周的抗病毒药物治愈。对于治愈病毒性肝炎,可以点击()了解更多。

  2. 限酒戒酒,适度运动,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脂肪肝

  - 酒精安全剂量是“零”,饮酒无安全阈值。

  - 根据身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如快走、游泳),提高身体代谢率。

  - 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补充优质蛋白,避免高糖饮料、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 控制体重,减脂,从而控制脂肪肝。

  3. 谨慎用药,定期体检

  - 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成分不明的药物或保健品。

  - 身体情况需要服用伤肝风险较高药物时及时监测肝功能。

  - 高危人群(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饮酒者)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肝功能、腹部B超、甲胎蛋白(AFP)。

  4. 情绪管理,规律作息

  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熬夜,给肝脏充足的修复时间。

  四、肝病信号:这些症状别忽视!

  警示:肝脏内部没有痛觉神经,是“沉默的器官”,因此早期肝病不易被察觉,定期检查至关重要!

  虽然肝脏是“沉默”器官,但以下异常可能是求救信号:

  - 持续性疲劳乏力、食欲下降

  - 皮肤或眼白发黄(黄疸)

  - 尿液深黄如浓茶色

  - 腹胀、腹部膨隆(腹水)

  - 皮肤出现蜘蛛痣、手掌红斑(肝掌)

  注意: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早诊早治可大幅提高肝病治愈率!

  肝脏健康是生命质量的基石。从今天起,戒掉伤肝习惯,拥抱健康生活方式。记住:你的每一次自律,都是对肝脏的温柔呵护!

  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到肝硬化的全程照护(),,,我院感染疾病科暨肝病中心一直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以保护患者肝脏为己任,专注于肝病诊治,拥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和先进的诊疗技术,为各类肝病患者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这里,您不仅能获得最前沿的医疗支持,还能感受到温暖贴心的全程照护。

  #世界爱肝日# 转发提醒身边的人:爱肝,就是爱自己!

  别让肝病悄悄侵蚀您的健康!与我们携手,守护您的“生命之肝”!

  (感染疾病科)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