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生活中,睡眠是每个人的“充电站”,对老年人来说,更是维持身心健康的关键。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让我们聚焦老年人睡眠健康,让夜晚不再漫长!
老年人睡眠时间≠年轻人,每天5-7小时属正常,但关键要“睡得香”!
小知识:睡眠障碍被定义为睡眠量或质的异常,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总睡眠时间缩短、深睡眠时间不足、夜间频繁觉醒、醒后难以入睡和早醒等,是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会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抑郁和死亡风险增加等不良结局。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揭露四大“偷睡贼”!
◇ 一号“偷睡贼”:身体里的“捣蛋鬼”——慢性病
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前列腺疾病、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会通过打鼾、咳嗽、喘憋、心悸、疼痛、尿频等症状直接干扰老年人的睡眠,使夜间频繁觉醒,引发睡眠障碍。
◇&苍产蝉辫;二号贼“偷睡贼”:情绪里的“乌云”——心理与情绪
老年人常因社会角色转变、孤独感或慢性病压力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表现为入睡困难或早醒。
◇ 叁号贼“偷睡贼”:年龄和药物送的“生物钟”——生理变化与药物副作用
衰老导致睡眠周期缩短,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多,易被环境干扰。另外,部分治疗慢性病的药物,如利尿剂、抗抑郁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带来的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 四号贼“偷睡贼”:生活中的“小陷阱”——环境与生活习惯
卧室光线过强、噪音、温度不适等环境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白天长时间午睡、睡前使用电子产物、晚上饮水过量等,都会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引发睡眠障碍。
五条小妙招,帮您找回好睡眠
妙招一:调整生活习惯,重建睡眠节律
◆&苍产蝉辫;规律作息: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白天补觉超过30分钟。
◆&苍产蝉辫;适度运动:白天进行散步、太极拳或八段锦,但睡前4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苍产蝉辫;饮食管理:晚餐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南瓜籽)以助眠;睡前2小时避免过度饮水,减少夜尿。
妙招二:优化睡眠环境
◆&苍产蝉辫;减少干扰:使用遮光窗帘、静音耳塞,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
◆&苍产蝉辫;放松仪式:睡前1小时用40℃温水泡脚(水位高于脚踝10厘米,持续15-20分钟)。
妙招叁:心理调节与情绪管理
◆&苍产蝉辫;正向暗示:睡前默念“今晚我会睡得很好”,缓解焦虑;
◆&苍产蝉辫;社交支持:多与家人朋友交流,参与社区活动,减少孤独感。
妙招四: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苍产蝉辫;定期体检,控制慢性病。
◆&苍产蝉辫;针对疼痛、尿频等干扰睡眠的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妙招五:科学用药,避免依赖
◆&苍产蝉辫;慎用安眠药,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苍产蝉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对于干扰睡眠的药物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时间。
温馨提示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1.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且自我调节无效;
2.夜间频繁呼吸暂停或打鼾严重;
3.伴随明显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
世界睡眠日,帮助老年人揪出“偷睡贼”,找回“沾枕就着”的幸福。优质睡眠是健康老龄的基石。世界睡眠日不仅是一个提醒,更是一份关爱。希望每位老年朋友都能通过科学调理,找回香甜睡眠,拥抱活力满满的每一天,还您一个晚年好时光!
(老年病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