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药剂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医改政策】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问答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7-03-26
字号:+-14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1.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政策依据?

  200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 号), 明确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 助两个渠道。国务院印发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国 发〔2009〕12 号)提出,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对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 号),明确要求公 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所有城市公立医院和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药分开改革。

  2016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发〔2016〕78 号) 要求,公立医院要取消药品加成,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 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北京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试点城市,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是落实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2. 什么是以药补医?

  以药补医机制是我国对公立医疗机构的一项经济补偿机制,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用药实行 15% 的药品加成政策,即公立医疗机构的药品销售价是在其实际购进价的基础上,增加 了 15% 的药品加成费用,用于补偿医疗机构运行成本,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3. 什么是医药分开?

  医药分开主要是指: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疗机构的经济补偿由服务收费、政府补助和药品加成收入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经过 2009-2011 年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加成已基本取消。自 2013 年,国家开 始陆续取消县级公立医院的药品加成,目前已基本完成。自 2015 年,国家又陆续在 200 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实施了医药分开改革。

  4. 为什么要取消以药补医,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利于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利于缓解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有助于医疗机构主动控制和合理使用药品,减少“多开药、开贵药”等 现象。广大医务人员希望能够通过改变体制机制,建立科学补偿机制,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无 私的奉献获得合法的、有尊严的收入,体现劳动价值。

  5. 我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有哪些工作基础?经验和成效如何?

  自 2012 年 7 月,北京市陆续在友谊、朝阳等 5 家市属三级公立医院开展试点工作。2014 年、2015 年又分别在延庆、密云县级公立医院推进改革。试点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建 立了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新机制。二是化解了医疗机构对药品的逐利行为,药品费用呈下降趋 势。从 2012 年到 2015 年,5 家试点医院的总药占比由 43% 下降到 33%,远低于全市平均水 平。三是提高了专家使用效率,过度使用专家门诊资源的状况得以缓解,专家可集中精力更 多关注疑难杂症。5 家试点医院主任医师年均门诊人次由 2011 年改革前的 63 万下降到 2015 年的 23 万,降幅 64%。四是患者个人负担整体平稳。实践证明,市、区两级公立医院医药 分开改革的政策是可行的、可推广的。

  6.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

  一是对市、区两级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进行 了评估总结;二是市发展改革、人力社保、卫生计生、财政、民政、食品药品监管等多部门共同研究、评估、分析,根据北京地区不同医疗机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风险防 控举措,制定了综合改革政策措施;三是召开了多场涉及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座 谈会,广泛吸纳了各方建议意见;四是专门听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的建 议意见,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和智慧;五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和中央有关部门给予指导,军队、武警后勤部卫生局给予支持,形成了改革共识;六是经过反复论证修改 完善,形成了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经市政府专题会议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 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同意,是市委市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7. 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全面推进,坚持医疗、医药、医保联动,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转变公立医疗 机构运行机制,规范医疗行为;通过医药产物阳光采购、医保控费等措施,降低药品的虚高 价格和费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健全医疗机构成本和费用控制机制,建立财政分类补 偿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强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到 2017 年底,以行政区为单位,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力争降到 30% 左右, 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 20 元以下;到 2020 年上述指标得到 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稳定在合理水平。

  8. 改革的范围是什么?

  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公司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在京医疗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自愿申请参与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并执行各项改革政策。其中,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通过协议管理的方式,纳入改革范围。

  9. 改革有哪些特点?

  一是坚持三医联动。这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贯彻基本 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内容。除了实施方案外,有关部门还制定 18 个工作文件,主要是从三 医联动角度来进行的设计和安排。

  二是坚持同城同步推进。坚持按属地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同步推行,委属委管医院、军队武警医院等均参与此次改革。

  三是坚持改革与改善同步。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乃至深化医改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党和政府得民心。在改革中始终坚持深化改革与改善服务有机结合的原则,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公益性导向,从现实问题入手,从群众关心 的看病就医细节入手,着力改善医疗服务。市卫生计生委专门制定了改善医疗服务的行业行 动计划,市中医局制定了改善中医服务的行动计划,市医管局对市属医院提出了细化要求。 四是坚持推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本次改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 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改革内容上涉及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全民医保制度改革、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和综合监管制度改革。

  叁、北京市医事服务费相关问题

  10. 北京市医事服务费概念及意义?

  医事服务费是用于补偿医疗机构因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费而损失的收入,补偿医 疗机构运行成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设立医事服务费而不将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分摊到任何一项具体医疗收费项目中,有助于医疗行为的规范。

  11. 北京市医事服务费政策标准是什么?

  参与本次改革的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

  三级医院医事服务费按如下标准设置:普通门诊 50 元,副主任医师 60 元,主任医师 80 元, 知名专家 100 元,急诊 70 元;住院医事服务费 100 元 / 床日。

  二级医院医事服务费按如下标准设置:普通门诊 30 元,副主任医师 50 元、主任医师 70 元,知名专家 90 元,急诊 50 元,住院医事服务费 60 元 / 床日。

  一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事服务费按如下标准设置:普通门诊 20 元,副主任医师 40 元、主任医师 60 元,知名专家 80 元,急诊 40 元,住院医事服务费 50 元 / 床日。医事服务费纳入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四、北京市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政策相关问题

  12. 国家对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调整有哪些要求?

  国务院《对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 号) 明确提出,要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 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降低药品、医用耗材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等价格, 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理顺不 同级别医疗机构间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通过规范诊疗行为等措施降低药品等费用, 严格控制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并与医疗控费、薪酬制度、 医保支付、分级诊疗等措施相衔接。

  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对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 号),将医疗服务作为深化价格改革的重点领域,明确要求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 制改革目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医疗 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到 2020 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13. 国家对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目标有哪些?

  2016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社保部、财政部《对于印发推进医 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 号),明确提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2项具体目标和 5 项主要任务。2 项改革目标是:到 2017 年,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改革 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改进价格管理方式,结合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到2020 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基本理顺医疗服务 比价关系。5 项主要任务是: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分类管理、逐步理顺比价关系、改革项目管理、推进定价方式改革、加强价格监管。

  14. 本市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改革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重点部署的 价格改革任务。国家对改革的思路、目标、路径、时间表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部署,改 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将公立医院由过去主要通过卖药品、用耗材、大 检查、多化验等渠道获取收益、保障运行,转变为通过提供科学合理优质的诊疗服务来获得 收益、保障运行,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导向,促进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和发展,满足群众 的看病就医需求,为人民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15.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是如何形成的?

  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是经过反复论证测算,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各 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先后有 1200 多人次的临床各领域专家参与了历时 4 年的基础研究论证工作。本次规范调整的 435 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方案提出后,相关部门先后召开部分医院、市人大、市政协等方面的座谈会,听取医疗机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多次征 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的意见。同时,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召开了多场市民调查 座谈会,听取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就医需求的市民对方案的意见建议,并通过市民访谈的形 式开展政策评估工作,先后逾百人参与调查。相关部门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建议,对方 案进行了 14 轮的反复修改完善,特别是根据社会意见进一步加大了行业规范、服务改善、 特殊群体救助等相关政策的配套力度,力求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着力提升市民就医的获得感。 可以说,这次方案,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分析吸收多方面意见建议,科 学合理地综合平衡多种因素后形成的,是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16. 此次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调整政策制定过程中把握的重点是什么?

  在价格政策研究制定过程中重点把握了四个方面:

  一是统筹平衡,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 质量。在现行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中,存在着大型设备检查、化验检验等硬物耗项目价格偏 高,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等软服务项目价格偏低的问题。2015 年全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 目收入中,检查、化验和卫生材料收入占到 66%,而诊查、手术、治疗、护理等与医务人员 诊疗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项目收入仅占 34%。因此,改革的重点是降低以物耗为主的服务项目价格,提高与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付出密切相关的服务价格,以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 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二是调整比价,有助于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医疗服务价格比价关系的不合理,一定 程度上导致医疗机构更倾向于多开展和配置有盈利的项目,而亏损的服务项目服务能力不足。 根据市卫生计生委和市财政局对市属和区属部分医院进行的项目成本核算,目前本市 75% 的服务项目价格低于成本,因此现行的价格体系对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带来不利的影响。本 市三甲医院普遍存在着大门诊、小住院的现象,与三级医疗重在保障疑难危重症就医的定位不匹配;同时医院护士、护理人员配置普遍不足,而药品用量大,检查多,这与长期以来床 位费、护理费、手术费等与服务密切相关项目价格长期低于服务成本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在价格改革方案设计中,我们重在调整不同医疗服务项目间价格的比价关系,缩小不同服务 项目成本回收率上的差异,以引导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促进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腾移空间,有助于保障患者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落实国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 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取消药品加成、降低大型设备检查等 措施,腾移空间,用于提高技术劳务性服务价格,同时配套医保、医疗救助以及综合监管等 政策,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院可持续、医保可承受、患者费用负担水平总体 不增加。进而,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升服务的基础上,使百姓能够获得更好的就医服务,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群众满意就医。

  四是分批推进,有助于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和过渡。由于医疗服务项目数量大(一般的三甲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在 3000 项以上),再加上不同医院诊疗结构和特色又各不相同,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的结构性调整将对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改革需要分批、分步、稳妥的推进。

  17. 制定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一是国家提出的合理提高护理、中医、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配套降低 CT、核磁等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项目价格的原则;二是国家新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 规范给定的人力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等技术指标;三是本市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情况;四是综合衔接本市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资源的实际情况、外省市现行价格,以及 社会各方面意见。在此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进行有升有降的结构调整。

  18. 这次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了哪些项目?

  在项目安排上,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按照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升降搭配的原则, 优先安排了矛盾比较突出、各方面改革呼声较高、有改革共识的 5 类 435 个医疗服务项目。 综合医疗服务类(床位、护理等)125 项,占 28.7%;影像学诊断类(CT、核磁等)185 项, 占 42.5%;中医医疗服务类(针灸、推拿等)96 项,占 22.1%;临床手术治疗类(阑尾切 除术等)26 项和临床物理治疗类(放疗等)3 项,占 6.7%。

  19. 如何体现“总量控制,有升有降”?

  保持全市医疗费用总量基本平衡 , 价格水平“一升两降”:上调床位、护理、一般治疗、 手术、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项目价格。降低了 CT、核磁等大型设备检查项目 价格,并通过配套取消药品加成和药品阳光采购降低药品价格。

  20. 价格项目规范调整方案中的“项目内涵”有什么作用?

  为促进“服务透明”,本次改革,注重规范,扩大监督,首次对每一个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增加了“项目内涵”,即对每一项的操作过程和提供的技术服务进行了清晰、详细的描述, 使专业、神秘的医疗服务变得通俗、透明,方便患者了解自己所接受的医疗服务应该包含的流程和内容,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增加患者对医疗机构规范操作、提升服务的监督能力,同 时也有助于医务人员规范操作、提升服务。例如特级护理项目,规范后项目内涵明确了适用于特级护理的对象,是病情危重、重症 监护、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实施连续性肾脏替 代治疗,及其它生命体征不稳定患者。同时还明确了护理内容,即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 生命体征的改变,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准 确测量 24 小时出入量,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措施,实施安全措施,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实施床旁交接班,完成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书写特护记录。此外,还明确了特级护理含术前备皮,这样术前备皮就不能在项目外另行收费了。

  五、北京市药品阳光采购政策措施

  21. 什么是药品阳光采购?其目的是什么?

  药品“阳光采购”是我市药品采购的一种新机制,是在原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基础上,坚 持以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方向和质量、需求、价格相统一的采购原则,进一步明确公立医疗 机构在药品采购中的主体地位,在深化医改工作的总体框架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市场主导价格的机制。同时通过多方谈判、动态调 整、成果共享等措施,加强政府综合监管,实现采购行为阳光透明,交易过程公平规范。进 一步推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人民群众 用药负担;多措并举,保障患者临床用药;有效预防和遏制药品购销领域腐败行为,抵制商 业贿赂;推进药品生产流通公司整合重组、公平竞争,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22. 哪些医疗机构须参加药品阳光采购?

  北京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参加药品阳光采购。鼓励其他医疗机构积极参与阳光采购。

  23. 哪些药品属于药品阳光采购范围?

  公立医疗机构在用所有药品均属于阳光采购范围。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防治传染病 和寄生虫病的免费用药、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计划生育药品、中药饮片、体外诊断试剂、医 院自制制剂、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仍按国家和北京市现行规定采购。

  24. 在阳光采购中,如何贯彻落实基本药物制度?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基本药物政策的有关要求,在我市印发的《对于我市公立医疗机构医 药产物阳光采购工作实施方案》中,要求医疗机构优先选用基本药物品种。在阳光采购执行 文件中,明确要求医疗机构采购的基本药物品规金额占采购药品总金额应达到一定比例,三级综合(含中医)医疗机构比例应达到 25% 以上,二级综合(含中医)医疗机构比例应达 到 30% 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比例应达到 60% 以上。

  25. 阳光采购是通过哪些措施来降低药品价格的?对一些廉价药品又如何避免退市风险?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 号)精神,为进一步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保障临床药品供应,北京市对阳光采购的 药品实行分类采购,同时通过参照全国最低中标价和直接挂网市场调节等措施,保证患者用 药“用得起、用得上”。

  按照市场供应情况,我市分别制定了《国家谈判药品目录》、《短缺药品目录》、《低 价药品目录》、《北京市医疗机构竞价谈判药品目录》。针对市场供应充足的《北京市医疗 机构竞价谈判药品目录》中的药品,动态联动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价格和全市公立医疗机构采购价格,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引导我市同类药品价格始终处于全国较低水平。《短缺药品目录》和《低价药品目录》中的药品,通过市场化的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由医疗机构与生产公司直接议价成交,不再设置全国最低参考价,鼓励公司积极供货,缓解供应紧张的 问题。《国家谈判药品目录》主要涉及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以及部分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的药品,将按照国家谈判或定点生产的统一结果执行。

  26. 个别急抢救用的药品不在阳光采购平台上,医疗机构能否采购使用?

  遇有急(抢)救、临床必需等特殊情况,需采购非阳光采购平台上的药品,医疗机构可 先行采购,但应当自采购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通过采购平台进行登记。涉及的药品生产经 营公司应在供货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向采购平台申请挂网。

  27. 阳光采购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什么影响?

  按照市政府工作的总体部署,阳光采购工作坚持以基层为重点,扩充基层医疗机构药品 目录品种。我们将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药品采购平台合二为一,通过“一个 平台,上下联动”,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二三级医院采购目录的上下一致,为分级诊疗 制度奠定基础,方便患者就医取药。为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开具药品的医师也必须具备相应 的资质,且符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在满足患者的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 药必须坚持医疗质量与安全原则、坚持结合功能定位合理配备药物原则、坚持基本药物优先 原则、坚持四类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疾病)药物优先原则。

  六、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医保报销相关政策

  28. 医事服务费如何报销?

  医事服务费纳入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门急诊医事服务费由医疗保险基金定额支付,不受起付线和封顶线限制 , 不累计计算门急诊医疗待遇。其中:

  三级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40 元、急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60 元。

  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28 元(副主任医师以上门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30 元)、急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48 元。

  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19 元(副主任医师以上门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20 元)、急诊医事服务费定额报销 39 元。

  住院医事服务费,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参保人员,按各自的住院报销比例报销,累计计算住院医疗待遇。

  29. 这次调整的 435 项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怎么报销?

  此次市发展改革委调整的 435 项医疗服务项目中,除国家明确规定不报销的项目外,都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其中,新增的 55 项专项护理和新生儿诊疗项目全部纳入报销范围,特别是此次调整后的 96 项中医类项目,也全部纳入报销范围。

  30. 网上能否查询到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www.bjrbj.gov.cn)“查询服务”栏中可查询 到诊疗项目相关文件并进行下载,通过文件可以了解诊疗项目是否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及有关报销规定。

  31. 医用耗材报销原则是什么?

  医用耗材报销原则是:(1)该医用耗材有物价收费依据,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2) 该耗材的使用范围与其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物适用范围一致;(3)使用该耗材的诊疗项目 在报销目录内;(4)符合上述条件的医用耗材按照医疗保险规定予以报销。

  32.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参保人员报销医疗费用程序是否发生变化?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参保人员在门诊及住院就医时,按原有流程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七、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相关政策

  33. 社会救助对象包含哪些群体?

  本市特困供养人员、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以及享受城乡低收入救助人员统称为社会救助对象。

  34. 社会救助对象可以申请享受哪些医疗救助待遇?

  社会救助对象由政府资助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享受门诊 助、住院救助、重大疾病救助、生育救助等相关救助。特困供养人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可享受医疗费用减免。因病需在承担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救治的,凭乡镇(街道) 社保所出具的《社会救助对象享受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审查证明》,可在承担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享受减免押金和出院即时结算服务。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按照救助政策先行垫付,社会救助对象只需缴纳实际负担部分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35. 哪些社会救助对象可减免哪些医疗费用?

  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和生活困难补助人员就诊时,可享受基本手术费和 CT、核磁共振大型设备检查费 20%,以及普通住院床位费 50% 的减免。

  36. 为配合本次医改,民政部门对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作出哪些调整?

  一是将门诊救助比例从 70% 调整到 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 4000 元调整到 6000 元(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除外)。二是将住院救助比例从 70% 调整到 80%,全年救助封顶线从4万元调整到6万元。承 担住院押金减免和出院即时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押金减免比例和减免额度参照调整后 的住院救助标准执行。三是将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 75% 调整到 85%,全年救助封顶线从 8 万元调整到 12 万元。 四是将民政部门管理的享受原工资 40% 救济的 60 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的门诊救助和住院救助比例从 70% 调整到 80%;重大疾病救助比例从 75% 调整到 85%。 五是特困供养人员、民政部门管理的因公(病)致残返城知青的医疗救助按原有政策执行,即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部分由民政部门实报实销。

  八、其他支撑政策

  37. 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

  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2016-2017 年度的重点任务》,确定医疗联合 体为本市分级诊疗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一是制定了四类慢病的双向转诊基本标准及具体的转 诊流程,对符合相关条件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四类慢性病签约患者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享受 2 个月的长处方便利。二是继续完善管理,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 设,探索建设专科医联体。推进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建立专科和全科医师团队以及双向转 诊绿色通道,开展远程会诊及信息互联互通和综合平台建设等工作。北京市医联体 2016 年 底已达到 53 个,下一步大医院将部分号源下放至合作医院,推广知名专家团队挂号试点做 法,促进层级转诊。三是实施有效措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为鼓励基层提升服务能力,落 实基层首诊要求,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从 2016 年起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上浮20%,并按照当年考核等次进行核算。明确大医院下基层的医生给予本院同期同职级医生的 同等待遇。针对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短缺,落实《北京市对于加强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医 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将乡村医生岗位人员基本补助从每人每月 1600 元提高到 3500 元, 由各区针对山区半山区的不同情况,在基本补助基础上再增加补助 500-2000 元,并实行动 态增长机制,增长幅度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四是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实行 “差异化”的医事服务费报销政策,使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个人负担明显低于大医院,以 促进分级诊疗。

  38. 国家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政策是怎样的?

  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 号) 明确要求,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 人才培养、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 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落实对中医院(民族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院、职业病防治院、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康复医院等专科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改革财政补助方式,强化财政补助与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关系。完善政策购买服务机制。

  39. 北京市为什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当前,医药卫生事业面临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慢性病高发等诸多挑战,以医院和疾病 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难以满足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同时,居民看病就 医集中到大医院,也不利于改善就医环境、均衡医疗资源、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等。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在基层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 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面向家庭和社区,以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方向,为群众提供长期签 约式服务,有利于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群众拥有健康守门人,增强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为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奠定基础。

  40. 签约后居民能享受到什么服务内容?

  签约后,签约双方形成了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关系更加紧密,签约团队将会提 供更加主动、综合、连续、适合签约居民自身状况的医疗卫生服务。签约居民除可享受到目 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外,如国家规定的 12 大类 46 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和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可结合自身的服务能力为签 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对失能、部分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服务。另外,为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市有关部门正在结合国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要 求,在签约居民就医、转诊、用药等方面进一步丰富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服务内涵,增 强群众主动签约的意愿,强化签约服务效果。

  41. 如何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吸引居民到社区首诊?

  一是加强基层卫生人员配置。毕业生定向培养、在岗人员培训和大医院医生下沉。 “十二五”期间为农村乡镇卫生机构共招收定向培养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学生 1050 名,2016 年招生 297 人,这些学员将陆续回到所定岗位开展工作。积极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 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社区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 力。此外,为鼓励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本市已明确对社区返聘的高级职称退休医生的待遇每 个工作日不低于 200 元。

  二是提升诊疗水平。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包括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群众满意 的乡镇卫生院和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我市在 2016 年全国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 竞赛复决赛中取得了获得“农村全科医疗”项目第一名、“城市全科医疗”项目一等奖、“社 区护理”项目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各区还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的基层实训室,便于医务人员日常实际操练,使活动影响更加深远。我市 12 所农村社区卫生机构获得国家 2015 年、2016 年“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称号;9 所社区卫生机构进入 2016 年全国百强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行列。

  三是更多体现社区特色。主要就是持续推行将健康指导融入诊疗服务全过程的签约服务模式,我市采取的措施是重新规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诊疗流程。与传统的和大医院的诊疗流 程比较,家庭医生式服务诊疗流程有三个主要特点:患者不再被随机分配就诊,而是直接预 约、分诊至其签约医生处进行候诊;患者不再是单纯诊病,而是接受医护团队的健康管理,必须保证与居民充足交流时间,当次诊疗结束时,要视情况与就诊居民预约下一次复诊时间, 或提供转诊服务;签约患者享有优先就诊等签约便利,保证医患充分沟通,突出社区卫生特 色,避免所谓的排队就医“三多一少”,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42. 如何落实好四类慢性病患者“长处方”政策?

  目前,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对于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长处方服务有关工作的 通知》(京卫基层〔 2017 〕 3 号),长处方适用的条件,需同时具备四类条件,一是患有 四类慢性病且诊断明确,并提供二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书或门诊 / 住院病历;二是已在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 , 接受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健康管理 , 签订“申请长处方知情同意书”并能遵照执行;三是治疗方案明确,长期 服用长处方药品范围内同一类药物,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或可以 2 个月内居家用药 治疗。四是执业医师要按照《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和《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 规定》和临床诊疗规范要求提供长处方服务。

  43. 如何推动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按照国家部署,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和国家对于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充分考虑医疗行业人才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点,尊重医务人员劳动成果和辛苦付出,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体现多 劳多得、优劳优酬。现阶段,要推动完善公立医疗机构绩效管理体系,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 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对医疗卫生机构单独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同时,进 一步深化内部分配改革,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

  44. 如何改进预约服务,压缩取号与预约就诊间隔时间?

  各级医疗机构要提供门诊、检查、取药等预约服务,预约挂号方式多样,全面开展实名 预约,优化门诊预约流程,压缩患者取号、就诊、检查的间隔时间,缩短院内等候和大型设 备检查预约等候时间。引导患者从传统就医观念向非急诊预约就诊转变,加强医生服务理念, 让医患双方适应新的就诊模式。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医疗机构要开设专门窗口或安排专 人给予就医过程中的辅助。6 月底,三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 1 小时之内,探索开 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2017 年底前,二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 1 小时之内。

  45. 如何加强院内层级就诊,增加知名专家团队服务?

  强化医疗机构内部层级诊疗模式,完善院内诊间转诊标准及诊间转诊机制。发挥专家解决疑难重症临床问题的优势,提高专家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患者病情,提供更适宜的医疗服务。

  在层级就诊基础上,推广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模式,规范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流程。知名专 家团队服务是指,每个专家团队由不同职称医师组成,一般 10 人左右,实行团队内医师层 级转诊,患者预约的是整个知名专家团队,而不再是某个专家个人,实质上是扩大了知名专 家服务的规模和数量。2017 年底前知名专家团队服务超过 50 个。

  各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医师出诊管理,对医师和患者沟通时间提出管理要求,根据首诊 病人与复诊病人的差异性需求,结合不同科室和病种的特点,核定各专业每个出诊单元的适 宜门诊量范围、人均就诊时间和最低就诊时间。

  46. 如何加强社区儿科医疗服务?

  健全基层儿科服务体系,在医联体内纵向整合医疗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 理模式。医联体牵头医院要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医联体内的二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医联体内部的儿科服务体系。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加儿科 转岗培训。对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常见病的服务能力进行重点帮扶,2017 年底,对 16 个区符 合条件的 100 个社区医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增加儿科执业范围,使基层医疗机构可提供 儿童内科常见病的基本医疗服务。

  47. 如何提供互联网 + 医疗服务?

  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各级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 + 技术,完善院内方便患者和诊 疗服务的关键信息设施基础,年内三级公立医院无线网络 4G 信号同时均等全覆盖。各级各 类医疗机构根据各自情况可向院内就诊患者提供检查结果无线网络推送、健康知识普及、费用查询、移动支付、院内电子地图导航、短信提醒、自助打印、健康监测、在线咨询相关服 务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扩展互联网 + 医疗服务的方式和内容,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48. 医院提供的便民服务还有哪些?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善无障碍设施,尽力实施各种便民服务和帮老助残措施。在门诊大 厅提供引导服务,在咨询台、护士站为患者提供纸、笔、针线盒等便民设施,根据需要设立 哺乳室,在候诊区为患者提供紧急充电装置、布置健康宣传展板、摆放健康科普资料、播放健康宣传视频等。保持院内整洁,清理院内有污损、有缺失的老、旧标识,更新建筑平面图、 科室分布图,各类指示和标识醒目、清晰、明了。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处的安全警示标识要醒目。

  49. 医院如何改善就诊和住院条件?

  三级医疗机构开展门诊服务中心、住院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一站式服务。用门诊服务中心模式集中接待患者咨询、投诉事项;用住院服务中心模式做好出入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为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提供陪检服务等,严格探视和陪护制度。用后勤服 务中心模式,实现后勤管理一体化,改善患者膳食质量,增加膳食品种,提高烹饪水平,提 供临床营养服务。3 月底前,集中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除地面、墙面和散发 的各类小广告,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加强院内保洁、安保、导医、物流服务,院内 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医院卫生间配备搁物台、挂钩、扶手等,免费提供厕纸和洗 手液,改进卫生间保洁服务,有效去除卫生间异味。

  50. 如何扩大临床诊疗路径范围?

  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形成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医师诊疗行为的 透明度,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使患者所接受的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 过程的随意化。同时,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 期,降低费用。对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 1010 个临床路径,结合医疗机构实际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临床路径作为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具的作用。

  51. 如何规范开展日间手术服务?

  为缩短住院患者等候时间,提高床位周转率。在具备微创外科和麻醉支持的医院,选择 既往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明确单一、临床路径清晰、风险可控的择期手术,逐步推行日间手 术。以医联体为切入点,逐步形成“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分级诊疗模式。

  52. 如何加强合理用药服务?

  加强合理用药管理,降低对患者的药源性损害。各级医疗机构要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 药管理中的作用,借助信息化手段,强化药品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定期公示处方审核和点 评结果,对用药不合理的科室和医生实施诫勉谈话,处方审核和点评结果纳入绩效管理。加 强直接面对患者的药物咨询服务,门诊药房应设置药物咨询中心或咨询窗口,指导患者安全 用药。加强合理用药科普宣传,加大社会面合理用药宣传力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53. 中医药服务方面有哪些惠民举措?

  中医药服务有“五个更加”的惠民举措:一是公立医院中医药服务更加严格;二是基层 中医药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三是服务能力提升更加显著;四是服务行为更加规范;五是更多 的名老中医专家资源服务延伸至基层。

  54. 信息系统改造会有哪些影响?

  信息系统改造范围是按照本次改革机构范围确定的,凡纳入本次改革范围的医疗机构, 均完成了信息系统改造,并将在医改启动之日起按照改革后的要求为患者提供服务。对于患 者而言看病过程一如既往的方便快捷,没有变化。

  九、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监督措施

  55. 改革中如何发挥综合监管作用?

  为保证改革实现预期效果,市发展改革、人力社保、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 门将共同加强综合监管。一是建立由市卫生计生牵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医疗机构综合监管 联席工作机制,按照“部门联动、行业自律、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原则,共同做好相关 行业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二是开展专项监督行动,成立市级联合检查组,围绕医疗服务、 药品供应保障、价格与收费、宣传培训、医院管理等重点内容进行监督。三是持续加大监管 力度,针对改革实施后可能出现的患者流向变化和医疗机构诊疗行为变化,加大部门间监管 信息的通报频次,加强配合联动。四是做好综合数据监测,通过卫生综合统计信息平台、药 品阳光采购平台、医保信息审核监测系统、价格监管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对改革前后的相关数 据进行监测和研判。五是完善联合管理惩戒机制,强化纪律要求和党政班子齐抓共管,对于 改革中出现的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做到举报必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患者合法 利益。六是加强行业和社会监督力量,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56. 对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相关政策、信息,到哪里可以了解、咨询?

  对于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政策解读和相关信息,将利用多种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公众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信息:一是浏览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二是关注北京市 卫生计生委微信公众号“健康北京”,三是关注主流媒体有关报道以及首都之窗、千龙网等 官方网站。四是为方便群众咨询、举报,政府将畅通 5 条热线服务电话。医事服务费问题和 医疗行为规范问题,可拨打 12320 卫生服务热线;医保报销问题,可拨打 12333 医疗保险服 务热线;群众发现价格违法行为时要注意保留好证据材料,可以通过 12358 价格举报电话、 网络等形式举报;社会救助政策问题,可拨打 96156 服务热线;综合问题可通过 12345 市民 热线反映。

  57. 在药品阳光采购中,如何保障药品的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药品生产使用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在阳光采购过程中,市有关部门将药品质量作为评价药品的第一要素,对存在发生严重药害事件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 响的公司,在北京地区屡次发布严重违规广告的公司和查实存在严重商业贿赂行为的公司, 以及生产环节抽验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品种,清理出我市医疗市场,且两年内不得参加我市 阳光采购。同时制定了包含 11 个大项的药品质量百分评价体系,这些指标及评价结果,及 时对医疗机构公布,并要求医疗机构遴选本单位用药时,必须注重产物质量,参照质量分值, 鼓励质量可靠、疗效确切的药品持续稳定的供应。

  58. 药品阳光采购执行后,将如何加强药品采购的监督管理?

  药品阳光采购执行后,将开通阳光采购监管平台,按照市医药产物阳光采购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加强药品质量、价格、生产、流通、使用等全链条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药品质量、价格和医保报销等重点环节,将通过政府各部门合作,打出“组合拳”,强化药品 的综合监管。同时各区卫生计生委负责本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阳光采购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 管理,市医院管理局负责市属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市卫生计生委负责指导全市阳光采购的 执行。

  59. 对价格违法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价格法律法规对各类 价格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例如:经营者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行为的,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 5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50 万元以上 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 业整顿。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 5000 元以下罚款。 经营者有价格欺诈行为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下罚款,没有违 法所得的,处 5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 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60. 在中医药监督管理方面,针对中医药服务价格调整的重点,非药物疗法如何管理?

  中医局制定印发加强中医药非药物疗法管理的通知,加强了公立医院中医药非药物疗 法费用控制监测,改革管理方式,完善内控内审制度,对非药物疗法费用的增长指标、使用 频度、费用监控、动态评价、行业自律等进行了规定。

  61. 在深化医改中,如何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

  针对中药饮片的政策要求,从规范中药饮片处方及调剂管理、落实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监督管理等叁个方面制定印发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通知。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