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接力——搭建生命的桥梁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六十年前我们的伟人在畅游长江时写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这架我国第一个跨越长江的大桥成为了贯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原本是天然屏障,从此成了一条通路。而当今,“组团式援藏”同样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通过援藏队员的前后接力,成功的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的生命。
前缘再续,续写援藏故事
北大医院参与了“组团式”援藏工作以来,第一批队员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于今年8月返京恢复工作。泌尿外科孟一森大夫接替郝瀚大夫的岗位,作为第二批援藏人才,继续援藏任务。2016年11月,孟一森大夫接诊了一位藏族老人,严重的病情让一向沉稳的孟大夫紧张起来。
老人今年71岁,前年检查身体时发现左肾长了一个肿瘤,由于当时并没有任何异常症状,未引起他的重视;到了2016年春,老人开始间断出现血尿,但他仍未就医;直到今年10月,血尿越来越重,整泡尿呈鲜红色,还不时有血块排出,不得已,老人才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来到医院的时候,老人的身体十分虚弱,血色素只有64驳/尝。孟一森大夫接诊后,当即为他办理了急诊入院手续。在颁罢检查时发现,短短两年,老人左侧肾脏上的肿瘤已经从五公分长到了十几公分,左侧肾静脉里面也出现了肿瘤瘤栓。肿瘤组织很糟脆,内部有出血,因此导致老人出现了严重的血尿。
孟一森知道,这样的一名患者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立即切除长有肿瘤的肾脏。但老人的身体情况非常不理想,如果手术要冒极大的风险:他常年生活在高原,除了高血压、糖尿病外,还有过心梗、脑梗史,现在心脏里还有两枚支架,而且对侧肾脏功能也很差,血肌酐浓度已300多。更让人担忧的是,老人胸部还发现了大量的胸腔积液。
这样一名患者,高原不能手术怎么办?
孟一森大夫犹豫了。以西藏现有的条件,为他进行肾脏切除手术,技术上没问题。但西藏有一个非常严重而且现实的问题:血库没血,一旦发生术中出血,将会非常被动。老人的心肺情况又如此之差,确实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进行手术,如果能够转到平原地区,心肺功能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再进行手术应该会安全很多。
万难之际,孟一森大夫与他的派出单位——北大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了联系。北大医院泌尿外科当即表示:如果病人条件允许,尽快转北京。
2016年11月底,这名老人乘坐飞机来到了北京。由参加过第一批援藏任务的郝瀚大夫接诊了这位老人并安排入院。经科室查房讨论,并邀请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等联合会诊之后,考虑肾癌诊断明确,需要手术治疗。老人高龄,既往基础疾病较多,术后需要进入重症监护病房综合治疗。
12月8日,泌尿外科为这位老人安排了手术,由泌尿外科副主任何志嵩主任医师和郝瀚大夫操刀。老人肿瘤巨大,如果直接进行手术,出血会很多,因此,泌尿外科联系了介入血管外科做了术前栓塞,栓塞之后,再进行肾脏切除手术。手术过程进展十分顺利,团队将左肾连同肾静脉之内的瘤栓全部完整切除,术中几乎没有出血。但老人身体基础差,术后立即转入外科重症监护室,经过一天的观察,病情非常平稳。经过一周的术后恢复,于12月15日平稳出院。
援藏不说再见,相遇即有牵绊
搭建生命绿色通道,在首都救治转诊来的西藏危重患者,这已成为北大医院援藏工作的一部分。两个月前,心脏外科也接诊过类似的患者,从西藏到北京,我们一次次实现了援藏前后方的完美邂逅。
援藏,绝对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虽然,每个科室身在援藏一线的只有一位医生,但在这名医生背后有整个科室、整家医院在支持。当遇到危重患者的时候,援藏一线的医生就成为了西藏与大后方联结的纽带。这名老人的救治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老人在北大医院的治疗,联合了泌尿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介入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医学影像科等多个学科的专业团队,这种多学科团队的合作,不是每个医院都能实现。
援藏,也绝不是短短的一年之期。郝瀚大夫作为第一批援藏人才,虽然一年的援藏任务已经顺利完成了,但这绝对不是他援藏的终点;一年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在他心里留下了太多挥之不去的牵绊。虽然已经回到北京,但他仍然心系藏区的广大群众,在北京仍然能够继续为藏区的老百姓服务,他倍感高兴。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