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20年7月 第7期>> 正文

在武汉抗疫一线,有位来自北京的“王妈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06

  王玉英,1961年生,民革北京市西城区委会第八支部党员,timi天美传孟若羽综合外科护士长。在重症护理和胸外科等领域有着35年的丰富经验,曾五次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护士长”称号,被评为timi天美传孟若羽“护理管理之星”。作为timi天美传孟若羽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成员,目前在武汉市中法新城同济医院病区担任护士长。

七期合并-98.jpg

逆行援鄂勇担当

胸怀大爱医者心

  2月1日下午1点,在接到医院通知后,王玉英在一个小时内迅速整理行囊,作为timi天美传孟若羽第二批医疗团队成员启程赶赴武汉一线。

  到达武汉后,2月2日,王玉英所在的timi天美传孟若羽与同程抵达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叁医院医疗队汇合。经过短暂的流程培训,王玉英换上防护服就直接进入隔离病房,当晚就开始收治病人。2月7日,在国家卫健委的统筹安排下,北大医学叁家医院各自分管一个病房,timi天美传孟若羽负责的武汉市中法新城同济医院病区由王玉英担任护士长,第二天就要启动病人收治。

  该病区共有50张床位,102名护士,以接收危重病人和重症病人为主。为了确保患者及时入院并得到最好的护理,也为了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王玉英带领同事们从早到晚为开病房进行细致的准备。从医务人员入口到患者入口;从穿隔离衣的房间到脱隔离衣的房间;从物品的摆放到污染物品的处理……每一个细节都检查了一遍又一遍。作为100多名护士的大家长,王玉英心中明白,她既要出色地完成医疗任务,更要确保每位护士的平安。她贴心地安排第一批援鄂的护士轮休,她说:“请关心和关爱我们的亲人及朋友们放心!我们一定保护好自己,平安回京。”

  实际上,2019年4月,她就作为北大医院优秀护士长的代表,前往国家级贫困县陕西省永和县人民医院,参与医疗帮扶。无论在哪里,她都身先士卒,带领着专业、高效的护理团队,全心全意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也践行着民革党员的社会责任。

精益求精常躬行

丹心一片护春归

  在病人入院后,病区面临着非常大的护理压力。王玉英每天都与同济医院的另外两名护士长召开协调会,还要参与北大核心组工作会。针对危重病人和重症病人,均衡地排好班次,同时,每天都要协调使用好防护物资。她就像一个精打细算的大家长,既要让珍贵的防护物资物尽其用,更要保证护士们的健康平安。

  援鄂50余天以来,王玉英带领着同事们共护理患者91位。她定期查房,了解病人的情况和护士的身体状况,做好病人的收治和出院管理,以及床位的调节和管理。十几个小时的日均工作时长,对她和同事们来说已经习惯。

  病房里有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出现痰多症状,需要及时吸痰。使用开放性吸痰管操作,接触气溶胶暴露的风险较高,王玉英亲自上阵为老人做了两次吸痰。她像个战士,每次都主动冲向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重症病房工作,除了对患者进行新冠肺炎的救治,还要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在病房的孤独和寂寞,并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和关照。

  2月8日,恰逢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法新城同济医院北大病区新开病房接受患者入院的日子。病人中有一位老先生,虽然病情逐渐好转,已经从最初无创呼吸机治疗到现在只需要面罩吸氧。但是老人情绪不佳,不爱说话,一直要求出院。王玉英了解情况后,发现老人住院期间没有通讯工具,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她和同事们想办法,拨打老人提供的座机号码,却无人应答。于是又多次用病房里的工作手机,终于联系上了病人的老伴。听到老伴的声音,老先生当时就流下了眼泪。每隔几天,护士们都会让他和家里人聊聊天,老人的心情就这样慢慢好起来了。王玉英说:“帮他们多做一点事情,看到病人身体、心情都好起来,我们也觉得很骄傲。”

千里远征护同袍

京鄂共谱战友情

  无论在首都北大一院,还是武汉同济病区,担任护士长的王玉英都是以“严将”着称。在抗疫前线,她用坚毅性格和过硬的专业担当了百名白衣天使最依赖的家长。她把这群“80后”、“90后”的年轻护士当作需要她守护的“孩子”。在与当地医护人员的合作交流中,大家迅速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病区里,每位援鄂护士的防护穿戴都曾被她用“放大镜”审视过。除了每个班次都安排了一位感控护士外,在队员们进入污染区前,她挨个严格督导检查,细到一个步骤、小到一个缝隙,直至合格方可进入病区。她每天都要到一线进行指导与护理,严格把控护理质量,检查工作是否规范精准、流程是否顺畅高效。同时,她又贴心地跟踪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开导和鼓励,大家给她起了个亲切的称呼——“王妈妈”。

  “累肯定是累,因为要操心100多个护士,但跟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我也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也看到了80后、90后身上的优点,虽说身心都比较疲惫,但是看到她们一张张笑脸,就真的完全忘了。”

  她还细心留意安抚病人的情绪,她说患者是否照护周全、心理是否波动是她和所有护士们每天最大的挂念。有的患者说,虽然看不到她的脸,但听到了她有比太阳还暖的声音。王玉英心里装着每一个患者、每一个同事,她用这份严格和坚持守住了医护零感染的红线。

  明年4月王玉英就到退休年龄了,她说:“在武汉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大家朝着同样的目标奋斗,‘战友’们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情谊,退休以后一定会怀念这段时光。”

  在这里,往返医院和驻地两点一线,每次看到的都是同样的景色,细心的王玉英从夜晚的灯光中看到了变化。“晚上看到居民楼的灯光越来越多,说明健康的人越来越多了,家家都有灯光,希望就越来越大。”

  面对单位、媒体和民革组织上的关怀,她对个人生活上的困难只字不提。她说:“我是医护人员,只要还在这个岗位干一天,就得行使自己的职责。再选一次,我还是会义不容辞的过来。”

  (根据“北京民革”、“新华社”微信公众号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