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京藏再联手,成功救治复杂先天性膈疝一例

作者: 来源:援藏医疗队 发布时间:2020-12-01

  又一次京藏携手,又一个医患故事。“组团式”援藏的红利不仅仅是为当地留下技术,也是打造一座横跨内地与高原的桥梁。

简单的病情,不寻常的疑虑

  金秋九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个3岁、体重只有10公斤的患儿,他咳嗽并伴有间断发热,一周未见好转就被收入院治疗。虽然病情看起来不复杂,但是营养不良的他仍需要精心治疗。我院援藏医疗专家、儿科副主任医师张欣为他做了详细的评估,在胸部颁罢上发现了不寻常:看似脓胸,又没有证据支持。想想患儿入院后出现呕吐、腹部比较空虚,是不是“先天性膈疝”?

2020年17期-34.jpg

我院第六批援藏医疗队与高阳旭医生

  带着这个疑问,儿科继续为患儿完善了腹部叠超、消化道造影等检查,所有的证据越来越支持“先天性膈疝”这个诊断。张欣邀请同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援藏的我院普通外科高红桥、胸外科赵虎一起会诊,两位专家评估后,认为患儿有手术指征,需要尽快手术治疗,但暂不需要急诊手术。

  下一步诊疗,最好的安排是请小儿外科专家为他手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没有小儿外科医生,时间就是生命,为了不延误患儿的治疗,张欣医生与远在北京的我院小儿外科医生及时连线沟通,邀请专家前来西藏救治。

2020年17期-37.jpg

高阳旭医生(左叁)手术中

2020年17期-38.jpg

医生联合查房 (后排左二为侯新琳,左三为张欣,左四为高阳旭)

2020年17期-39.jpg

患儿家长致谢张欣(左一)、高阳旭(左二)

邀请北京医生会诊手术

  很快,自治区人民医院医务处批复了邀请我院小儿外科医生进藏手术的申请,并向我院发出邀请函。我院儿科是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的参与学科之一,援藏专家不仅自已亲力亲为参与西藏的儿科建设,也把北京的同事和兄弟力量“拉”到了西藏支援。此前在援藏期间,我院在北京的小儿外科专家多次远程参与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患者的救治,此次小儿外科委派有援藏手术经验的高阳旭医生进藏手术。高大夫很爽快地答应了,轻车熟路的他抓紧办完手续就动身进藏。

  经过长途跋涉,高阳旭医生顺利到达,当天稍事休息后,不顾高原反应和旅途劳顿,他就出现在病房内为患儿查体。摸摸患儿的胸腹,听诊他的心音和呼吸,和他说说话,看看检查资料,高大夫心里有了初步的计划。接下来,他和患儿家属详细沟通了病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时间很紧张,容不得半点拖沓,手术就安排在了高大夫进藏第二天。第二天一早,在我院全体援藏医疗队专家的支持下,在自治区人民医院麻醉科、胸外科、普通外科医生的协助下,高阳旭医生顺利开始手术。首先进行探查,证实患儿确实是先天性膈疝,手术时发现,患儿的胃、结肠、脾脏均疝入胸腔;接下来高大夫开始一一还纳疝入的脏器。由于患儿病史相对较长,粘连非常明显,手术很困难,高阳旭医生耐心地松解分开粘连、轻柔地把各脏器还纳入腹腔正常位置、细细地修补了膈肌,手术顺利完成。

援藏“老”专家接力诊疗

  顺利完成手术为患儿康复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接下来还需要儿科重症团队的术后监护、支持治疗。想到这一点,远在北京的侯新琳教授一直关注着西藏的诊疗进展,希望能提供帮助。她几年前也是援藏专家,担任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重症团队学科带头人。这一次得知患儿手术后有需要,为了他顺利康复、快速康复,侯新琳再次进藏会诊。

  会诊格外顺利,侯新琳教授、张欣医生和当地儿科主任吴宏一起来到患儿床旁查看,仔细制定了术后监护和支持治疗的方案。同时以此为契机,侯新琳教授又带来了诊疗技术和制度规范,助力儿科重症诊疗水平的提升——在麻醉科的支持下,儿科重症团队开展了有创血压监测、中心静脉输液治疗,规范了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的护理。

  规范精心的治疗很快就在患儿身上看到了效果。术后几天,患儿的精神状态好转,发热、咳嗽等症状减轻,逐渐能够恢复自主进食,营养状况也好了起来。看着恢复精神头而且变得越来越结实的患儿,大家放松了心情,最高兴的还是家长,他们向医护人员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一例复杂先天性膈疝患儿的救治,牵动着京藏两地医生的心。他的救治不仅加强了两地医生的交流,也提高了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和儿科重症的治疗水平。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培养更多理工农医人才、重视健康保健工作、不断提高健康水平”,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道路上,援藏医生不忘初心,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为西藏人民送去健康和幸福。

  (援藏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