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暮天寒,凛冬已至。此时此刻,仍有很多医务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和生命救治的最前线。他们不辱使命、不惧艰险,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赢硬仗的信念和意志,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每一位“医德求厚、医术重道”的北大医院人,每一位“积极请战、冲锋在前”的北大医院人,每一位“踔厉奋进、勇毅前行”的北大医院人,都是我们凝聚合力、战胜疫情的强大底气。我们用最平凡的坚守迎接胜利的曙光。
一位急诊医生的手记
北京的冬天,伴随着寒风,更加刺骨,而急诊大厅内却是一番喧闹。所有的医护人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应对着大量的工作。透过防护面屏,看不出他们是否紧张、焦虑,但他们的身影忙个不停:不停地完成着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等操作,往来穿梭于急诊各区域,分诊、流调、检测、治疗……各个岗位上的同事们都在紧张地工作着
12月初,随着急诊科再次开放,大量的病人涌入急诊,战斗在急诊的全体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救护车一辆接着一辆呼啸而至,呼叫声就是战斗的号角;分诊台、急诊大厅、诊室就是最激烈的战场!
急诊分诊台首先告急:急救平车不足,需要调配!急诊诊室的一线医生彻夜不眠,连上厕所都成了奢侈的事情,更别提喝口水。氧气带不够,急需氧气瓶!护士们一遍一遍拨打总务处氧气站电话……
急诊大厅已满!输液室已满!流水观察区也满了!
如此多的病人,达到了平时每日总数的180%,甚至200%!分诊2级、3级的病人经常是两位数,且持续两周后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另一边,在急诊支援工作群里、在视频会议中,向院领导汇报、与各兄弟科室主任沟通、协调一线医护人员支援急诊……
医护突然病倒,排班表时时变更,值班人员随时变动。
团队减员严重,但工作任务仍要完成。急诊各区域叁线、二线主动降级使用,哪里需要就服从安排去哪里!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没有人退缩,所有人都在努力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
二线、叁线医生奔走在大厅、流水区域、抢救室、监护室之间,我们的医护人员已然忘却了自己尚未痊愈的不适,也已全然不再顾虑还来不及区分的阳性病人。为重病人寻找床位、寻找所有可以吸氧的场所、寻找呼吸机……大家相互激励着,日日夜夜与死神搏斗。
急诊科熊辉主任拖着腰间盘突出导致的麻木的双腿,带头值守夜班;几名副主任和5名护士长也陆续病倒,他们自觉情况见好,就立即返岗投入战斗;急诊科人员并岗并班,不同区域相互支援。
急诊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汪波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急诊有难,全院支援!
为了确保急诊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院领导统筹全院,各个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支援人员、准备物资、调配仪器设备、准备餐饮……大内科、全科等临床科室给人员、给空间;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肾脏内科只要腾出床位就主动联系急诊分流病人;医务处积极组织协调,护理部、感控处、总务处、医学装备处等职能部门都行动起来,为急诊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
战“疫”之下,我们无以退却,我们依然会坚持,坚守着急诊前线!只要有病人来,我们就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只要有一丝丝的希望,我们都要抢给病人。
回首当年的厂础搁厂疫情,急诊同样是主战场之一,同样是全院支援急诊抗疫。快20年过去了,再次面临疫情的冲击,战斗在急诊的全体北大医院人绝不胆怯,永不停歇前进的脚步,毅然决然地再次投身到这场抗疫救治中。“80后”、“90后”已然是队伍中的主力,他们站在战场的前方,正面迎战。相信经历了新冠疫情的洗礼,他们未来必将堪当大任,找到属于自己医者人生新的起跑线!
凛冽的寒冬,终将结束。
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
(急诊科 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