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麻醉科>> 科室动态 >>正文

科室动态

【管理之道】麻醉科:带你倾听北大医院手术室的《春忙协奏曲》

来源:麻醉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3-24
字号:+-14

  早春叁月,静谧亥时。夜深了,很多人正在家中休息或已进入梦乡,但北大医院的手术室里灯火通明,仍是一番繁忙景象。

  “嘀、嘀、嘀、嘀”,生命体征监测仪器的声音此起彼伏。

  “病人核对完毕,手术开始!”

  “接下一个病人!”

  “您睁开眼睛,大口喘气……”

图片11.jpg

  近日,夜间的此种景象已经是北大医院手术室的常态了。疫情期间患者择期就医和手术需求的积压,在这个春天突然爆发式释放出来!

  门诊量始终维持在每天1万人次的高位运转。以麻醉科评估门诊为例,3月份前半个月的门诊量就已经较疫情前水平增长了30%。麻醉评估量的增长,意味着有手术意向的病人数量也成比例的增加。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手术室内手术例数已经是疫情前水平的1.4倍!其中,使用最先进的机器人手术量增长到了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3.5倍,高难度的脊柱矫形手术量已经达到2019年同期的4倍,无痛内镜手术量已经达到2019年同期的3倍,儿童癫痫手术和胸外科手术量也都增加到了疫情前的1.6倍,传统的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乳腺甲状腺手术、关节手术也分别达到了疫情前的1.3-2倍……


  面对人民群众突增的医疗需求,如何做好应对,是摆在北大医院人面前的挑战,以麻醉科、手术中心为代表的外科系统是直面挑战的代表,是支撑外科系统运行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在麻醉科党支部3月16日举行的民主生活会上,基于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高”的要求,麻醉科的党员同志们提出并讨论了相关问题:手术量激增而人力资源相对紧缺,如何在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节奏?如何发挥好核心组的作用,更好地关心职工的生活、促进青年的成长、拓展职工的发展维度……

  麻醉科给出的答案是“多措并举,加强多学科协作”。这个答案不仅是基于运营手术麻醉平台的经验积累,更多的是来源于详尽的调研和测算。

  首先,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由医务处、麻醉科、手术室、外科等多部门构成的手术平台管理小组成立,并建立了每周联合例会制度,根据手术数量及时、动态调整管理策略。早在2015年,麻醉科就开始设立“临床秘书”岗位,由一名高年资麻醉医生兼职担任,专职负责麻醉和手术室运行效率、多学科协作以及围术期不良事件等质控工作。

未标题-1.jpg

  其次,“以时间换空间”是北大医院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而做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在医院统一部署下,北大医院于2022年6月开始常规开展周末择期手术。为切实做好周末手术的麻醉工作,麻醉科王东信主任多次组织核心组专题讨论会议,制定多项措施力保周末手术安全高效运行。至今,周末手术已经开展8个月余,得益于充分的前期准备和麻醉科医护高度的责任心,周末手术麻醉安全达100%。

  第叁,快速增长的手术量给麻醉科的人力资源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挑战。王东信主任带领核心组及科室人员多次召开主题会议,针对临床医疗需求和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开展研讨和落实解决方案。

  “扩容”是增加人才供给的首要措施。麻醉科拓展人才招聘渠道招收合同制医师,为科室临床工作注入了有生力量。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建立麻醉护士培养制度,通过全面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已经有十几名优秀的麻醉护士能够完成中等手术、无痛内镜检查等麻醉管理的辅助工作。

  借助信息化实现“提效”。麻醉科牵头开发了围术期信息化管理系统(动态排班系统、手术进程管理系统和麻醉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可以随时获得首台开台率、手术接台时间、麻醉完成时间、麻醉科人力资源等各项数据,通过科学、客观的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每个医疗环节。

  为避免麻醉医生“疲劳驾驶”带来的风险,麻醉科从10年前即开始实施交班制度,设立专门的晚班岗位,负责下午4:00后的择期手术麻醉工作。


  近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科带头人王东信主任的带领下,麻醉科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调研团队围绕如何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如何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以及如何提升管理效率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术研究。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授课、会议培训、病历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方式转化和落实到临床实践中,让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更加全面和安全的守护!

  人们都希望“岁月静好,美意延年”,这却离不开医者的“肃肃宵征,夙夜在公”。日复一日的麻醉工作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安全高效地做好手术的护航者,生命的守护人,是每位北大医院麻醉人毕生的追求。

  (麻醉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