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甚至伴随其他肠外表现,比如外周关节炎、坏疽性脓皮病等。因其发复发作、病程长,并发症多,被称为“绿色癌症”,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炎症性肠病(滨叠顿)是一类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鲍颁)和克罗恩病(颁顿),在消化内镜下,可以直观地看到肠黏膜的病生理变化。该病的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儿童及老人亦可发病。虽然疾病磨人,但是随着大家对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许多有效药物的出现,目前炎症性肠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病情控制。
正常肠黏膜内镜表现
图左: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
图右:克罗恩病内镜下表现
炎症性肠病如何治疗?
目前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药物有多种选择,消化内科的医生对患者评估病情后,根据病变累及部位、疾病活动度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不仅要缓解症状,而且要控制慢性炎症,以预防癌变。
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轻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一般口服5-氨基水杨酸就能诱导缓解,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需要激素及生物制剂的治疗。
炎症性肠病患者在接受内科治疗后,不仅要评估疗效,也要密切监测:症状改善了没有?临床指标改善了没有?内镜下是否达到黏膜愈合?
对于内科治疗疗效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已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再或者是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癌变等患者,则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炎症性肠病外科手术治疗
炎症性肠病癌变了,怎么办?
溃疡性结肠炎全结肠炎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是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5-15倍,患者起病10年、20年及30年后,累计结直肠癌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随着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年龄逐年增加,癌变的监测应引起重视。
监测癌变的首选方法是内镜检查。高清白光内镜对不典型增生的发现优于普通白光内镜,使用染色内镜进行异型增生监测,则可以识别出更多的不典型增生患者。
全结肠染色内镜发现直肠癌变
直肠癌变处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贰厂顿)
上面的图片显示了北大医院内镜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直肠癌变的经过。患者有溃疡性结肠炎30年病史,在复查肠镜时发现直肠癌变,面临全结肠切除+回肠造瘘的风险。医疗团队首先使用生物制剂及5-氨基水杨酸灌肠,成功控制了肠道炎症,随后行全结肠染色内镜筛查,发现癌变病灶局限于直肠部位。如果行全结肠切除术,病人生活质量差。权衡利弊后,消化内科医生使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贰厂顿)完整切除直肠癌变病灶,避免了外科手术,保留了肠道功能。
炎症性肠病患者内镜检查应由消化内科医生根据病情决定肠镜检查的时机以及随访间隔,根据病情选择全结肠染色、放大内境、超声内镜等方法提高癌变筛查率,必要时行超级微创治疗。如果发现癌症并处于进展期,无法内镜下切除,则需要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多学科团队,助“炎”安宁
北大医院消化内科炎症性肠病团队在王化虹主任医师带领下联合医学影像科、胃肠外科、病理科、检验科、儿科、药学部等组成多学科(惭顿罢)团队,为患者进行医疗干预和随访管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北大医院分别获批炎症性肠病防治教育基地、全国炎症性肠病诊疗区域中心,为炎症性肠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呵护。欢迎有需要的朋友前来北大医院咨询,让“绿色癌症”不再扰人安宁。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