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科室动态

【临床故事】103天!14岁严重多发创伤少年闯关成功,终于重返校园

来源:重症医学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05-20
字号:+-14

未标题-1.jpg

  近日,北大医院收到了一封感谢信,随着信中情真意切的表述,北大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回忆起103天的日夜守护,抢救这名14岁严重多发创伤少年的过程......

重度创伤生命垂危,紧急会诊快速决断

  1月19日清晨,一名中学生因为车祸导致严重多发创伤紧急转入我院急诊进行抢救。这名中学生叫小光(化名),年仅14岁,小光入院时已意识丧失,双侧瞳孔散大,急诊科刘斯副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为患者行紧急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颁罢检查等抢救和检查措施后,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肺挫裂伤、双侧液气胸、左侧血气胸、肋骨及骨盆多处骨折且存在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性休克、双侧锁骨及肩胛骨骨折,病情危急,随时有生命危险!

  急诊团队紧急联系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介入血管外科会诊,启动惭顿罢多学科联合救治。专家团队迅速赶来,神经外科副主任段鸿洲、骨科崔云鹏副主任医师、胸外科刘庆浩主治医师分别评估患者颅脑损伤情况,予骨盆加压固定骨盆骨折及行紧急胸腔闭式引流术,引出大量血性液体及气体。另一边,介入血管外科已经准备好介入术前准备,小光转运到介入手术室后,闫子光副主任医师在杨敏主任的指导下立即行血管栓塞术,术中发现右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断端出血,闫子光快速找到了出血源头并顺利止血。

转入滨颁鲍病情危重,难关一道接一道

  随后,小光被转入了重症医学科,出血虽然暂时止住了,但是危险仍然环伺,每一秒都是生与死的较量。

  重症医学科李双玲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迅速给予小光输液输血扩容、使用升压药物等抗休克、肺保护性通气、脱水镇痛镇静降颅压等脑保护、抗生素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措施,并邀请神经外科会诊,对小光重度颅脑损伤问题给予进一步评估和指导。

  当天18:00,小光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90%,并出现了明显的呼吸频率增快。当晚值班医生闫婷副主任医师在听诊和紧急行床旁胸片后,发现小光有新发右侧气胸,随即联系了胸外科,刘庆浩主治医师接到电话后迅速赶过来,在床旁为小光进行了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随着大量血性液体和气体引出后,小光的血氧饱和度终于回升了。

  小光呼吸的问题刚刚好转,然而另一个问题却又出现了。20:00左右,小光的血压突然下降,随着升压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医护人员们考虑小光可能仍然存在活动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医护人员立即联系输血科备血,给予输液扩容、输注血制品、止血药物。随着液体快速输入体内,小光的血压也渐渐地稳定了下来。呼吸和循环系统稳定了,但对于创伤患者,横纹肌溶解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酱油色的尿液和减少的尿量都提示小光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损伤,需要床旁肾脏替代治疗(颁搁搁罢)。闫婷副主任医师给予小光留置血滤导管,杨晓旸护师等熟练地为小光行床旁血滤治疗,小光的生命体征慢慢稳定下来,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水平逐渐趋于正常。

图片16.jpg

患者行颁搁搁罢治疗

多次会诊合力应对,手术方案终于敲定

  虽然已经挺过了几大难关,小光当下最棘手的问题是骨盆骨折、肋骨骨折的不稳定且断端靠近心包及大血管,且患者烦躁不安,躁动频繁,每一次体位改变均可能造成肺损伤加重及严重的大出血。由于体位受限,分泌物引流困难,导致小光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大大增加。医护人员们24小时关注,给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充分气道湿化、精确评估痰液黏稠度、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并每8小时进行一次小角度右侧卧位引流。

  小光处在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神经功能的监测和恢复情况尤为重要。为了避免发生严重的神经功能问题,医院邀请了北京天坛医院的专家前来会诊,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此外,为了降低脑氧耗,防止颅脑损伤进一步加重,医护团队利用多模态中枢神经系统评估和管理,通过视神经鞘超声动态、脑血流超声、经皮脑氧监测、持续体温监测等技术,共同制定血压和体温管理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精准管理小光的生命体征。

  1月23日,护理部主任蒙景雯、副主任袁翠、急危重症专业组科护士长张建霞、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芳以及血液净化、伤口造口、静脉治疗、糖尿病、骨科、胸外科等多名护理专家进行了多学科护理联合会诊,从多个专业角度给小光的护理工作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随后,在医务部门的协调下,医院又邀请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胸外科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中心的知名专家进行了叁次会诊,反复讨论,为了寻求最佳的手术方案。

  经过全院各部门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小光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手术方案、手术专家终于敲定了,进行手术的条件也终于都具备了。1月30日,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李宇能、张强专家团队在我院骨科、胸外科、心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等多学科协助和保障下共同为小光实施了全身麻醉下的机器人辅助骨盆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肋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和胸腔镜下胸腔粘连松解术,手术历时9个小时,手术过程中克服了气道管理、呼吸循环不稳定等诸多困难,顺利安返重症监护室。

未标题-2.jpg

多位专家联合为患者实施手术; 多位护理专家为患者进行联合护理会诊

程序撤机稳步实施,人文康复细致入微

  手术的顺利完成,预示着小光的治疗进入新的阶段。医护团队经过全面精准的评估,开始逐渐为小光减少镇痛镇静药物,每日唤醒,为早期拔管做准备。由于小光前期抢救阶段使用了大量镇痛镇静药物,在逐渐减量过程中,要时刻警惕患者出现药物戒断反应。为了能更加安全度过这一阶段,邀请儿科监护室张欣主任医师对小光镇痛镇静药物的调整给予指导,制定精确的药物撤离计划。经过医护缜密观察,药物逐渐减量,小光逐渐清醒,有效地预防了药物戒断反应,查房时也能够配合医护的指令动作,这也大大增加了我们的信心。

  术后第5天,小光神志清醒,自主呼吸、肌力、呛咳反射等均符合拔管条件,在精密监测及医护团队的守护下,小光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呼吸情况平稳。气管插管的顺利拔除,意味着小光的治疗及护理均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小光又闯过了一道难关。

  拔管后的重症康复是重症患者重获机体功能、回归学校的重要一步。此前,重症医学科就联合康复医学科为重症患者开展了循序渐进的早期医康护一体化康复治疗。而这正是小光的需要,在重症康复理念的指导下,康复医学科常务副主任王荣丽带领康复治疗师王晨昊第一时间对小光进行了康复会诊评估,与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共同制定康复目标和计划。医康护团队默契配合、循序渐进地为小光开展腹式呼吸训练、胸廓扩张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主被动运动训练等。

  考虑到小光年龄小,并且拔管停镇静药物后容易出现睡眠紊乱和焦虑情绪,医护人员时刻关注小光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支持,经常跟他聊天,耐心倾听他的需要,了解他的担忧。

  随着病情和情绪逐渐稳定,小光于2月14日成功转出重症监护室,转入骨科病房。在骨科,小光同样得到了精心的照顾和细心的治疗,他也用自己的阳光和积极感染着大家。又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小光已生活基本自理,可独立站立、助行器辅助下行走,并逐步开始恢复阅读、学习,积极为回归学校做准备。

  4月30日,小光终于顺利出院了!103天的治疗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自信阳光的小光重新回到了校园。

未标题-3.jpg

王磊鑫责任护士为患者洗头;李双玲主任陪伴家属探视沟通

  祝小光同学早日康复,学习进步!

  (重症医学科)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