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 正文

医院新闻

新闻动态

【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2024年总结会暨青年论文报告会在北大医院召开

来源:妇产生殖医学中心 发布时间:2025-01-08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冬日暖阳,寒风轻拂。1月4日,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2024年总结会暨青年论文报告会于timi天美传孟若羽大兴院区报告厅隆重召开。

  作为北京大学2005年首批成立的学系之一,妇产科学系至今已走过21个春秋,并仍持续发展壮大、焕发勃勃生机。来自北京大学各附属医院的顶尖专家、教授及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共同回顾一年来的学术进展,分享研究成果,并为未来的学术发展擘画蓝图。

图片1.jpg

开幕式

妇产科学系主任致辞

  会议由北大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秘书闫婕主持。首先,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北大医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杨慧霞教授致开幕词。杨教授肯定了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过去一年在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并提出要通过举办年度总结,不断传承和发扬妇产科学系的优良传统,承担北京大学顶尖学科领头羊的责任。

图片2.jpg

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致辞

  随后,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丽惠教授致开幕词。魏教授简要回顾了妇产科学系的发展历程及二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所有共同奋斗的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妇产科学系未来的发展寄予了殷切的期盼。

图片3.jpg

timi天美传孟若羽院长致辞

  北大医院杨尹默院长在致辞中提出,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阵容强大、发展迅猛,今年是北大医院大兴院区成立一周年,同时也是建院的110周年。过去一年来,妇产生殖医学中心克服了人力物力不足等困难,实现了双线作战的常态化布局,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一日手术、放化疗等特色诊疗项目,实现了医院对京津冀地区的医疗辐射。杨院长在充分感谢妇产生殖医学中心为医院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期待科室与其他兄弟医院一起携手共进、再创辉煌。

图片4.jpg

北京大学领导致辞

  最后,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致开幕词。乔杰院士提到了妇产科学系在医学教育和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卓越表现,并强调了北大医学始终传承的“明德、厚道、尚仁、出新”,以及创新、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乔杰院士鼓励大家朝着国际一流学科的目标努力,发展原创思想,深入拓展亚专科分类,并预祝新的一年学科能够继续紧密团结,共同奋斗,为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及成为国际顶尖学科不懈努力。

图片5.jpg

名家论坛

乔杰院士:做中国式现代化好医院、好专科、好医生

  在学术交流环节,乔杰院士首先带来了题为“做中国式现代化好医院、好专科、好医生”的主题讲座。乔杰院士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政策入手,提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中国式现代化好医院”这一重要并具有发展意义的科学问题,深入剖析、比较了中国特色现代化医院建设与世界其他顶尖医疗机构间的特征及差别,进一步指出只有同时注重人才与理念培养及医疗设备、服务流程不断更新完善的“软硬兼施”,才能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医教研”需求,并为承接世界医学发展不断蓄力。

  进而,乔杰院士概况总结了北大医学十余年来为不断提高医学创新体系效能、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创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强学科”“促医疗”等方面的重要举措,并指出在我国人口危机将长期持续的发展趋势下,医学院、医院、学科、个人需在不同的适宜方向布局,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力量,纵向衔接,形成合力,为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化医院建设及健康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6.jpg

杨慧霞教授:产科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随后,杨慧霞教授带来了对于“产科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挑战”的主题报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全球围产保健的共同目标,而全面推行妊娠风险分级管理及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实行孕产妇风险管理防线前移则是实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高危孕妇门诊绿色通道的建设、专人的跟踪随访以及诊疗规范的不断完善,北京市的孕产妇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并显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立对于胎盘植入性疾病等的全孕期管理策略、探索产科预警系统在高危孕产妇中的实际应用、重视多种慢性疾病的孕前筛查将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

  同时,不断加深对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可能具有共同病因、潜伏时间长、母儿互作机制复杂的妊娠期特发疾病的持续探索,通过不断夯实自身技术及加快对母胎医学亚专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共同为守护母儿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7.jpg

王建六教授:子宫内膜癌的“两件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对于子宫内膜癌“两件事”的精彩讲座。王教授提出随着宫颈癌筛查的不断普及,对于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生殖功能的最常见肿瘤,子宫内膜癌的筛查仍尚未普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长期致力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子宫内膜癌的保育工作,首次提出“逆转肿瘤”“完成生育”“保留器官”“重塑功能”的“4搁”理念,率先建立内膜癌“筛-治-护-助-用”的“五位一体”诊疗体系,并已成为子宫内膜癌保育诊疗患者最多的单位。面对具有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的内膜癌高危人群,王建六教授提出了基于超声及子宫内膜微组织病理活检的筛查方式,并已在2024年在全国两批医院组织试点筛查。通过这些努力,王建六教授希望能够推动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发展,从而实现早发现、早治疗,更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图片8.jpg

学系总结

  妇产科学系主任杨慧霞教授做学系工作总结,随后来自timi天美传孟若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叁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的科室负责人分别对各医院过去一年在临床诊疗、科研成果、教学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汇报,并共同探讨了新一年的发展目标。

未标题-1.jpg

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杨慧霞主任       timi天美传孟若羽 孙瑜副主任

未标题-2.jpg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主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红燕副主任

未标题-3.jpg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李长忠主任   中日友好医院  潘晓玉副主任

4s.jpg

北京积水潭医院  王永军主任


青年论文汇报&补尘辫;科研成果展示

  学系总结汇报后,来自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各医院的十余位青年学者们分享了他们在各自科研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为学系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优秀青年论文奖

一等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王玉倩

图片9.jpg

二等奖

timi天美传孟若羽  李芳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吴晓彤

图片10.jpg

叁等奖

timi天美传孟若羽  贺依林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张亚男

中日友好医院  李跃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杨丹丹

图片11.jpg

园丁奖

timi天美传孟若羽  李淑芝

timi天美传孟若羽  林怀宪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韩劲松

图片12.jpg

领导参观大兴院区

未标题-4.jpg

  本次妇产科学系年终总结会暨青年论文报告会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在这样一个充满智慧与激情的平台上,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将继续携手并进,为推动妇产科学的发展和提高女性健康水平而不懈努力,期待明年再次相聚。

节目联欢




  (妇产生殖医学中心)

  • 标签: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