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公众入口 >>分院区 >>密云医院 >>健康科普 >> 正文

密云医院

健康科普

警惕!老年人的隐形杀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发布时间:2025-01-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大夫,我家老太太也没受伤啊,怎么腰椎就能骨折了呢?”——某患者儿子

“大夫,您别吓唬我,我要是骨折了可走不了路啊。我没那么疼,就是早上起床往起站时候费劲,等我忍着疼站起来了,走几步就好点了。”——某老年患者      

“大夫,那片子是我的么?您这意思我这腰是提搂个水壶弄折的?”——某绝经后女性患者


在临床工作中,骨科医生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和家属类似的疑问。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老年患者的“脆性骨折”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于女性绝经后5-10年内;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脆性骨折发生的部位多在椎骨(胸、腰椎)、前臂和髋骨,其中髋骨骨折后果最严重,一年内死亡率达24%,绝大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苍产蝉辫;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哪些表现  


1低能量损伤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外伤或仅有轻度外伤(如扭伤、颠簸、平地滑倒等),甚至咳嗽、喷嚏、弯腰等日常动作即可引起骨折。


2疼痛&苍产蝉辫;

85%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存在疼痛症状,15%的患者没有症状,在体格检查时脊柱局部有压痛,尤其是体位改变时疼痛明显,卧床休息时减轻或消失。


3身高缩短、驼背&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严重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尤其是多发性椎体骨折可导致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可出现身高缩短和驼背,影响患者躯体形象。

1.png

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后该如何治疗呢?


保守治疗


目的:缓解疼痛;早期活动;维持脊柱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稳定;预防晚期的神经压迫。

方法:限制活动并严格卧床休息6-8周,期间严禁坐起、站立等行为,卧床期间需定时翻身、叩背,双下肢行踝泵、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以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6-8周后在腰围保护下适当下床行走,避免下蹲、弯腰及提重物。

手术治疗


开放性手术:多用于伴有神经、脊髓受压及结构性失平衡的病人,但骨质疏松常易导致内固定失败。

2.png

微创手术:目前开展较成熟的微创手术主要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微创手术可以达到稳定骨折、恢复椎体力学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和缓解疼痛的目的,使患者早期恢复正常活动。此手术无需切开显露骨折椎体,无需置入螺钉、钢板等内固定物,更加微创化,经济化。手术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全程清醒,术中如有不适可以进行有效沟通,手术时间约20-30分钟(每椎体),手术无明显切口,仅1-2个皮肤穿刺点,出血仅1-2ml,穿刺点无需缝合、拆线,经穿刺通道注入适量骨水泥,迅速缓解疼痛,增强病椎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畸形,而且没有传统开放手术内固定带来的手术创伤以及远期可能出现的钉棒系统内固定失败。常规术后2小时正常饮食, 24小时后即可佩戴脊柱支具保护性下床行走。注:我院骨科已成熟开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余年。(约350-450例/年,针对患者年龄、一般情况、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情况综合评估)

3.png

4.png

手术穿刺及骨水泥注入过程均在颁型臂透视下进行,安全性较高


药物治疗

包括骨营养补充剂(钙剂、维生素顿)、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狄诺塞麦、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汀类以及降钙素)、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素,如特立帕肽)、骨双向调节剂(雷奈酸锶)及新靶点药物(组织蛋白酶碍抑制剂、硬化蛋白单克隆抗体)。

温馨提示:


老年人出现轻微外伤或无明确外伤史的胸背、腰骶部疼痛,体位改变时疼痛加重,伴或不伴排便困难、季肋部疼痛,需警惕骨折风险,建议您及时就医。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