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洒满阳光的雪域高原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于病房,手术台上沉着冷静,手术台下悉心指导。他就是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来自timi天美传孟若羽的援藏医疗队员泌尿外科孟一森大夫。援藏一年,一路走来,历练出的是成长,磨砺出的是品行,坚持不懈的是信念,永不放弃的是奉献。
不畏艰苦,克服困难,悉心诊治每位患者
孟一森大夫进藏不足半月之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了一例局部晚期的膀胱癌的患者。患者的血尿很重,继发贫血,身体状况很差。这名患者需要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而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是泌尿科最大的手术之一,当地医院只能依靠传统的开放手术操作。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尤其对于目前一般状况已经比较差的患者来说难以耐受手术的打击。
在北京进行这类手术对孟一森大夫而言可谓轻松驾驭,然而在海拔近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尚未有人开展过此类大型手术。孟一森大夫本人的高原反应严重,藏区血源紧张,医护人员缺少配合经验……。孟大夫没有被困难阻挡,第一时间深入病房,查看患者,并为患者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终于成功完成了西藏第一例腹腔镜(微创)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手术。
“精准”手术,挽救年幼生命,彰显组团援藏优势
2016年底,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3个月的孩子来到了医院。这位妈妈还在怀孕的时候就通过孕检发现胎儿肾脏积水,然而准妈妈不忍让初生生命就这样流逝,下定决心要让孩子来到世界,再力争通过医生的妙手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孩子出生了,经B超检测,果然确诊为双侧肾脏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积水。妈妈带着新生的幼儿,慕名来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孟一森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考虑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导致双侧肾积水可能性最大,若不及时手术干预,日后患儿积水的肾脏就可能会完全丧失功能,最终将因肾功能衰竭而夭折。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尚未针对如此小的患儿开展过手术。孟一森医生组织一同前来的援藏医疗队专家们共同合作,经过多次讨论方案、风险预测,最终成功挽救生命。
毫无保留,悉心教导,“手把手”培养当地人才
泌尿外科是外科系统各亚专业中微创技术发展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微创技术的发展给病人减少了痛苦,加速了康复。在国家对西藏的大力支持下,西藏的医院购置了大批先进微创设备,但是,微创技术的提高并非仅靠设备更新就能完成的,其掌握比常规开放技术更加困难。外科医生的成长需要经验的积累,外科技巧的培训需要一定手术量的学习曲线。藏区患者就诊普遍偏晚,手术难度较大,很多时候就不手术或者转院,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生的技术提升。
孟一森大夫来到西藏之后,通过每天查房制定手术方案来逐步提升他们的微创治疗理念,通过科室内部讲课提高当地医生对微创观念的认识,通过腹腔镜模拟器的训练提高微创操作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当地医生已经能顺利完成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腹腔镜肾切除、腹腔镜肾盂成型手术等多种微创手术,病人微创手术比例逐步提升,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已经达到内地省会城市的微创治疗水平。
言传身教,输血造血结合,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西藏地区长期以来医疗水平落后,尽管近年来西藏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当地患者并不了解,当诊断了“大病、重病”或者需要进行手术的疾病,虽然可以就近在西藏本土解决,患者仍强烈要求转入内地治疗。
在国家卫计委及腾讯视频的支持下,孟一森大夫台上指导并帮助当地医生针对一位六岁的右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儿开展了微创腹腔镜肾盂成型手术,腾讯视频团队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了全程实况转播,并邀请了北大医院的谌诚副教授进行解说。该实况转播获得了超过100万的收视率,也创造了腾讯该栏目的收视记录。对西藏医疗实际水平的宣传,树立了藏区人民对于本地医院和医生的信心,为实现“大病不出藏”的目标奠定了群众基础。
一年的援藏转瞬即逝,苦过、累过,成功过、失落过,有背后医院的支持、更有家人一直的陪伴。孟一森来的那个七月,本来是夫妻俩正在筹备即将举办的婚礼,但为了这份援藏使命,他们毅然的将婚礼推迟。作为一名白衣战士,他把援藏作为历练人生、奉献高原的难得机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相距千里的首都和高原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友谊之桥,用热情和汗水浇灌雪域高原的土壤。援藏之旅终究是会结束,但援藏情怀却永远留在心间。
(党院办、援藏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