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19年1月 第1期>> 正文

手术室挑战:300斤与3斤的对比,全“醉”了

作者:李怀瑾 来源:麻醉科 发布时间:2019-02-01

  11月1日这一天,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却又注定是个特别的日子,在我院第一住院部手术室里,麻醉师们遇到了2个难度大、挑战大的病例——一个是300斤的产妇,一个是3斤重的早产儿。这个“醉”心于呵护健康的团队又一次完美操作,精准的完成了麻醉操作,平平安安地帮助他们完成了手术,把希望和祝福带给了他们。

300斤的超重产妇

  这一天中午,麻醉医师们和妇产科医护们有点紧张,因为他们要为一例身高162公分、体重150公斤、叠惭滨值56的极度超重产妇完成剖宫产。

  通常剖宫产术的麻醉方法首选椎管内麻醉,和分娩镇痛的麻醉方法类似,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全身麻醉,但是这个产妇超重的体型无疑给椎管内麻醉带来了很大难度。而如果采用全身麻醉,对于这个妊娠期合并了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的高危产妇来说,又存在药物代谢慢,术后拔管困难,大量药物影响新生儿呼吸功能等问题。所以如何为她施行麻醉、让她舒适地完成手术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术前一日,麻醉科曲元主任医师和姚彤副主任医师一起到病房,为这位产女进行脊柱触诊并使用便携叠超检查,了解椎管内麻醉的可行性,进行穿刺点的定位,确定了椎管内麻醉的方案。

  虽然有了准备,可是要完成麻醉也是相当大的挑战。当产妇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团队开始操作时,大家都跟着紧张了起来,都密切关注着。

  曲元主任医师让产妇采取较为舒适的坐位,脊柱前屈,充分展开腰椎节段,并再次使用便携叠超进行中线、穿刺节段的确认。

  定位完成后,王治军医师开始进行椎管内穿刺,后背的脂肪层太厚,要想穿刺进入脊柱间隙到达蛛网膜下腔,必须使用12公分的加长硬膜外针,在硬膜外针深度进入8公分左右时,大家随着他的穿刺动作,都同时感受到明确的突破感及负压,再放入腰麻针,拔出针芯,只见清亮脑脊液流出,腰椎穿刺成功!推注0.5%罗哌卡因2.5毫升,而后顺利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用于术后镇痛,一气呵成,一次成功!

19年1期11-111.jpg

  王大夫好样的!王大夫松了一口气,他数月前还为身高185公分、体重174办驳的产妇施行过一例硬膜外无痛分娩,这一天,他又一次完成了挑战,为超重产妇施行硬膜外麻醉,完美!

  麻醉效果满意,产妇顺利在13:11娩出一男婴,体重4150驳。她流下了幸福的泪水,麻醉团队看着小婴儿,心中也是满满的成就感。

3斤多重的小婴儿

  就在300斤的新妈妈和新生宝宝回到病房的2个小时后,另一个手术间迎来了一个仅仅3斤重的小婴儿。哎呀!他体重只有1.7公斤,小小的身体躺在硕大的手术床上,那么弱小,医护人员眼眶都有些湿润,每一步的操作也格外的谨慎。

  这个小婴儿来自藏区,是个早产儿,出生孕周为32周,出生体重时还有2公斤,生后20天了,刚刚接触这个世界的他反复吐奶、胃潴留,处于重度营养不良的状态,体重下降至1.7公斤。保守治疗似乎对小家伙不起作用,营养状况每况愈下,肠管的扩张也愈加明显,于是家长、小儿外科、新生儿监护室以及麻醉科共同讨论后决定共同为他进行开腹探查术。

19年1期11-116.jpg

  这次麻醉也有很高的难度,要求操作极为精细。在连接心电监护后,开始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插管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麻醉中可以说是风险最高的一个环节。呼吸抑制、通气障碍、插管困难、药物高敏反应,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都设计了应急预案。

  常规的麻醉一般是由两名医师完成,这一次,除了曲元主任医师和姚彤副主任医师,李怀瑾医师和花义滨医师也都主动参加进来辅助配合,哪怕只是为了节省几秒钟帮忙传递一下工具。新生儿声门细小,诱导过程中容易被分泌物堵塞造成呼吸道梗阻,通气困难,而对于缺氧耐受时间又很短,对麻醉诱导通气和插管过程技术要求很高,稍有不顺利就可能导致缺氧并发症。一切准备就绪,曲元主任医师开始缓慢给药,姚彤副主任医师在头侧为患儿进行面罩给氧。限量输液器,微量注射器,1号新生儿面罩,轻柔地挤压500尘濒婴儿呼吸囊,一时间,手术室里只有监护仪上传来的快速的、嘀嘀的心率监测声,周围的人都似乎屏住了呼吸,生怕干扰了这么精细的操作。

  患儿安然入睡后,开始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可视喉镜显露声门,以最短时间置入3.0号带套囊气管插管。

  确认气管插管位置及深度后,麻醉师小心翼翼地固定气管插管。整个诱导过程平稳,血压心率都没有大的波动。至此,大家才算松了一口气。随后开始以吸入麻醉为主的维持麻醉,精密输液器恒速泵入维持液,以求精确地在术中严格监控患儿的出入量。

  又是一次完美的操作!麻醉成功后,小儿外科高阳旭医师和李辉医生为他做了肠道手术,完成手术回到病房后,小婴儿腹部的情况也在一天天变好。希望这个备受呵护、承载着大家希望的小生命可以尽早康复出院,回到母亲的怀抱中。

  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却有着不普通的故事。幸福还在延续,生命的奇迹也在继续。作为麻醉科医生,运用精湛的技术、精准的医疗为每一个生命保驾护航,也欣慰地见证着这些幸福和奇迹的发生。温暖的故事仍在北大医院麻醉科继续上演……

  (麻醉科 李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