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青春告白!
“我的青春是缤纷的彩色。青春的世界里难免有泪水、有悲伤,但成功的喜悦、激动的欢呼才是青春的主角。”
——王倩
武汉空无一人的街道
让人害怕,又让人心疼
我叫王倩,今年29岁,是timi天美传孟若羽泌尿外科的护士。像典型的“90后”那样,我爱笑、爱动、爱跳舞,还爱拍短视频发朋友圈。但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平静生活被打乱了。
从2月7日离京支援武汉,到4月6日胜利返京,这生死60天的经历,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尽管已经在家调整了快一个月,尽管再过两天,我就要重返工作岗位,但那过去的一幕幕还是经常会在眼前闪回。
难忘2月7日。出发那天的北京,刚刚下过雪,马路上清冷又空旷。
但医院的大厅里人潮涌动,满是送行的亲人、同事、领导,我们彼此加油、打气,可很多人转过头,就开始流泪。
2月7日,北大援鄂医疗队第叁批队员出发
我把眼泪咽了下去,许是年轻吧,心里涌动着的,是上战场前的热血。两个小时后,我们降落武汉,但当我突然看到被暂停的武汉,看到空无一人的街道,眼泪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样的安安静静,让人害怕,又让人心疼。
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学着勇敢起来
抵达武汉之后,我们的战“疫”正式开始,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房,我真正了解了,什么叫与死神争分夺秒。也亲身感受到,我们这群90后的孩子,穿上防护服,如何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学着勇敢起来。
第一次穿上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第一次踏进红区,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重症病人突然要上呼吸机,心里真的有些怕。可这种怕,很快就被“忙”取代了。
在这里,护士在护士站是呆不住的,因为病人的呼叫铃声每时每刻都在响,我们用小跑代替了走路,跑着去换药、发饭、护理病人……真的没有时间去害怕。可有时候,我们又真的怕,怕再忙碌最终也救不回我们的病人。
2月15日的武汉,下起了漫天大雪,我路过医院楼下的石碑,看到上面落满了厚厚的雪花。雪花很轻,但我却感受到了雪落的重量,因为雪花停留的石碑上刻了八个字:“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是这份重托,让我们医者的选择有了价值、有了意义。
每天上班,我喜欢用红笔在防护服上画上一颗颗的爱心,护目镜下的脸病人看不清,可他们能看到我们的爱,病毒无情,人却有情。
患者出院的日子
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每一位患者出院的日子,都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开心地看着他们的背影越走越远。
可有位要出院的大姐,却反身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那一刻,我本能地要推开她,因为她经过了多重检测,终于是健康的了,而我却刚刚走出病区,出于安全考虑,我谢绝了她的拥抱,可是她说,她不怕。那一刻,我又觉得,我们如何能够担得起这份信任啊。
“此去一战,不胜不归,尽我所能,不计生死。”这句话,是我的朋友,我们医院的男护士郭新月在请战书上写下的。这是他的心里话,也是我们大家的心里话。
带着同样的信念
愿意用心守护生命之花
3月10日,习总书记来到武汉战“疫”一线,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鼓励。我们北大援鄂医疗队的34名“90后”党员给总书记写了信,没想到,15号就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当病房的电视里播放这则新闻的时候,有位70多岁的老人,平时意识不是很清醒,但这时特别清楚地说了一句话:“少年强,中国强。”
小时候,我总觉得我的名字太普通了,一声“王倩”喊出去,好几个人回头。可是,在武汉的两个月,我喜欢上了我的名字,因为在北大援鄂医疗队这支队伍里,一声“王倩”喊出去,会有叁个人回答。
我们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不同的科室,但我们都带着同样的信念,愿意用心守护生命之花。“倩”字,寓意着美好,正如我们的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是那样绚丽。
武汉的春天来了
我们也可以离开了
4月4日,我们接管治疗的100位病人全部治愈出院。走到医院楼下,才发现当初落满雪花的石碑四周已经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武汉的春天来了,我们也可以离开了。
机场塔台:
国航042航班,在此谨代表华北空管,向机组成员和飞机上全体援鄂医护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贺你们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凯旋,欢迎回家!
在武汉的60天里,我们收获了病人对我们的真情,感受到了武汉人对我们的真意。两天后,我就要回到自己的岗位,带着他们回馈给我的生命感悟,继续前行。这段时间,鲜花和赞美包围着我,但我想,我还是那个我,爱笑,爱动,总会想着再做点什么,再学点什么,去充盈我的工作,我的青春。
青春告白
我的青春
愿在守护信念中绽放
用坚定回应需要帮助的目光
感同身受 情至深处热泪盈眶
尽我所能 赤子之心热血难凉
少年强则国强
昨天您让我们蓬勃生长
明天我们让您蒸蒸日上
(根据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青春告白祖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