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i天美传孟若羽

|院刊院报
返回大众版首页 返回专业版首页
文章标题: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刊院报>> 2021年2月 第3期>> 正文

潘义生丨北京今年将启动健联体试点,打通医疗全流程堵点是关键

作者:杨月涵 来源:北京商报记者 发布时间:2021-02-19

  医联体之后,北京试点健联体也提上日程。1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同时审查北京市人民政府对于北京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报告透露,2021年北京将实施健康北京行动计划,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强医联体建设,启动健联体试点。

  “重治疗,轻预防”是国人健康管理方面的一个普遍现象,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健联体的任务之一。健联体全称健康管理联合体,是指以健康为中心,以“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为核心服务内容,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健康管理联合体。

  市人大代表、timi天美传孟若羽党委书记潘义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试点健联是从健康中国到健康北京战略下的一个选择,“过去讲医联体,对应的是绝对的医疗机构,比如大型医院,中型医院以及社区医院之间的上转下转,这是相对狭义的概念。如果按照十九大以后中央提出的健康中国概念,就要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这就是大健康的概念。”

  在潘义生看来,健联体的说法既涵盖了生病以后的就医,也涵盖没生病之前身体的保健,如体育公园、体育场馆的建设,老年人的康养结合,老年社区等,相当于在医疗纵向层级之外,又拓展了更多元的内容。但无论名称怎样叫,未来肯定还是要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以医疗为主,逐渐吸引更多与健康关联的内容纳入。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曾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要调整改革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到2030年,全面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就目前状况而言,试点健联体容易,但要真正形成完备的健联体体系,可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潘义生看来,建立健联体的当务之急就是打通医疗全流程的能力。

  “这个阶段里就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就近医疗本应从社区开始,但社区医院能力不行,倒逼其去大医院就医,大医院人满为患,同时又增加了交通压力等。”潘义生提到,而且大医院也有自己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专科医院专科不错,但综合科室就很弱,造成百姓舍近求远。

  总而言之,让大医院、小医院每个层级都承担好自身的本质,有匹配的综合服务能力,让患者不用舍近求远,这是一个很大的规划。当医疗的刚需得到解决以后,再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健康的运动方式,以及未来的养老方式等,才能真正形成一个有绝对意义的大健康概念。

  多年前,也正是大医院看病难问题催生了北京医联体的“试验田”。为同步提升和带动区域医疗水平,北京市稳步推进医联体建设。2014年,由北京老年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联合打造的首个学科“医联体”——心血管疾病联合诊疗中心正式揭牌成立。6年过去,截至去年末,北京组建了覆盖全市16区的60个综合医联体和37个紧密型医联体,基本形成了医联体为主体的分级诊疗格局。

  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10月,全市基层诊疗量占比较2015年同期上升了约8个百分点。不含来京的就诊患者,基层诊疗量占比达51.2%,达到近年来的历史新高。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