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勇:医生集团助力国家分级诊疗
医生集团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两年逐步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全国政协委员、timi天美传孟若羽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对于《以医生集团为切入点助力国家分级诊疗》的提案,为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提供了一剂良方。
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国务院颁布《“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要求:到2017 年,分级诊疗政策体系逐步完善,85% 以上的地市开展试点,到2020 年,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帮助百姓更好地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着眼于县域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的帮扶,代表学科建设的医生集团,将有助于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
分级诊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关键
众所周知,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优质的医生资源,然而国家对基层医生医疗水平提升的投入还明显不足。现阶段使上级优质医生资源流动起来,让高水平的医生深入到基层,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帮助基层医疗水平提升,成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
在全社会推行多点执业,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流动和科学配置,促进分级诊疗的落实。但是现实中有序的医生多点执业的市场环境没有真正形成,不规范的“飞刀”行为广泛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多点执业的发展,医生的执业保障也普遍缺失。尽管医联体打造的医生帮扶体系已经开始实施,但是大医院对基层的帮助非常有限,转诊系统也不完善。
借鉴国外的经验,医生集团是一个很好的医生资源整合平台。近年来,国内医生集团发展迅速,对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帮助基层提升技术水平,助力国家分级诊疗,起到了一定的实际作用。据悉,霍勇教授与其他22 位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发起成立的华医心诚医生集团,签约专家达到了310 人,2017 年华医心诚团队调研3300 多家县域医院,足迹遍布中国24 个省市自治区,合作县域医院达到130 家,为60 家医院进行了帮扶。
医生集团:助力分级诊疗卓有成效
从2015 年开始,我国的医生集团开始得到行业内的关注,医生集团的出现,为医生的多点执业、自由职业创造了新的平台基础,有望成为公立医院、民营医院之外的另一种医生资源组织形式,有助于解决我国看病难的问题。
医生集团从医生是否在体制内及运作方式来看,医生集团可分为体制外医生集团、体制内医生集团、移动医生集团平台和大集团管理服务组织四大类。医生集团模式本身有诸多优势,对满足患者需求、提升医生诊疗水平、促进医院学科发展有积极正向作用。规范的医生集团,服务有标准,质控有保障,执行有规范,并且实施质控评估,同时在执行中输出专业的互动反馈、改进建议等,可以输出更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生集团作为执业主体在风险把控方面优势明显,一旦出现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医生集团可以通过法律援助等方式给予成员支持。对医生来说,加入医生集团也有诸多便利,医生集团帮助医生专心在擅长领域发展,医生在团体执业中可以分工合作,医生集团的运营团队可以帮助医生处理后勤财务等事项,使签约医生减轻事务性工作,专注于医疗服务,使医生能够减轻个人压力、执业更有保障、工作时间更灵活等。医生集团的模式下,可以促进医生执业态度的改变,使医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医疗行为,有利于医生价值真正发挥,有助于医生个人品牌的树立。
医生集团模式的诸多优势,使医生集团在助力国家分级诊疗的落实方面也有很好的成效。医生集团可以制定规范的行为标准和服务标准,有助于评估分级诊疗效果,使行医过程更加规范;医生集团能充分调动医疗资源,有利于医疗资源下层,促进县域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学科水平整体提升,例如,华医心诚医生集团,通过手术带教、查房、会诊、义诊,远程辅导等方式,在医、教、研、管等方面,促进县域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学科体系的建设。医生集团同时也能促进医生流动、促进区域内及区域外医疗资源共享,发挥的效能不仅仅局限于医联体范围内;医生集团可以促进医生收入阳光化、合法化,又对患者、医院、签约医生各方面均保障;医生集团的运营也能带动医疗信息化发展,促进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医生集团在助于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中可以起到实质的效果。同时,医生集团模式使对个体执业医生的管理,变成对一个团体、集团的管理,有利于国家卫生部门的监管。
荆棘载途:医生集团的困难及政策建议
医生集团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医生集团的定位尚不明晰、政策壁垒依然存在等,让医生集团发展步履维艰。希望国家政策、法律层面能对医生集团进行关注与支持,对医生集团发展予以监督和规范。
医生集团的定位面临着尴尬,医生集团的性质尚不清晰,既不具备医疗机构资质,医生集团也不能成为医生执业注册的主体;没有医疗资质的医生集团与合作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仍然存在财务通路问题;医生集团在运营中经常遇到政策壁垒,政策上虽允许跨省执业,但备案手续仍相对繁琐,各省备案手续要求不尽相同;医疗行业对医生集团的发展态度也不明朗,经常遭遇“玻璃门”、“弹簧门”,有些公立医院对医生加入医生集团持反对态度,甚至明令禁止,因此大部分医生对是否加入医生集团持观望态度;虽然国家允许医生多点执业,但缺乏落实多点执业政策的操作细则,比如医生如何与多点执业医院签订协议,多点执业医生的医疗责任险如何落实,发生医疗纠纷后如何处理等等。诸多的困难与问题让医生集团一路走来荆棘密布,其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为此,建议国家在政策、法律层面对医生集团进行关注与支持,建议建立医生集团的执业标准,真正推动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建议进一步明确医生集团的定位,政策上明确医生集团具备医疗资质,能够成为医生执业注册的主体,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医生集团要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深化医改的方向一致,着眼于县域及基层医院的定位;建议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制定政策促进医生集团的发展,医生集团也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明确医生集团的发展方向;医生集团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监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对医生集团的发展进行指导和约束,使医生集团健康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落实国家分级诊疗制度中起到更多、更好的作用。
(摘自丁香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