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莉丨热爱和坚守,铸就高原感控防线
赵秀莉是北大医院派出的第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也是第二名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专家。“他们能行,我也能行”,作为第叁批援藏队员中唯一的女同志,赵秀莉抵达藏区后仅仅经过短暂的调整,便跟男队员们一样一边强忍着高反带来的头痛恶心,一边着手投入工作,了解自治区人民医院院感工作的开展现状。
1986年,是中国感控的元年。赵秀莉1990年参加工作,职业生涯的前十年,她在北大医院呼吸科监护室从事护理工作。呼吸科是医院感染高风险科室之一,院感的防控难度更大。在呼吸科的这十年,她不仅接受了护士的专业培训、专科护理培训,还接受了院感防控培训。这十年的护士经历,也造就了她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作为一名护士,她见证了中国感控的起步和萌芽,发展和壮大。冥冥之中,也让她与感控工作结缘。如今,转而从事感控工作已近二十载,她常说,“要感谢曾经的护士经历,让我比别人多一分对感控工作的热爱和敬畏,也更懂得坚守和感恩”。
感染无小事,乘势而上稳步推进
感染无小事,特别是在缺少规范医院感染防控机制的藏区,一旦爆发院内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疑难重症的手术患者,感染无异于雪上加霜。经过上一批援藏专家的积极开拓,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院感防控工作机制已经初具雏形。在一年抓大放小的工作基础之上,赵秀莉将精力更多地聚焦在了细节之处。这一年间,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院感工作稳步推进,逐步规范化:以叁甲医院复审工作为契机,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赵秀莉推动完成了消毒供应中心的改建工作,改建后的消毒供应中心分区更为明确,使用更为规范合理;在可行范围内大力效仿内地医院的先进做法,增加院感防控用品:安装干手纸巾盒,购入干手纸巾在全院范围内推广使用;为全院配备一次性外科口罩、传染病及重点医疗救治应急防护用品;推动总务处污水处理设施改建、开展全院灭鼠工作等。
“输血”变“造血”,着力培养感控团队
为了将“输血”变为“造血”,提升感控人才的专业素养,赵秀莉为院感科专职的感控人员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除了普遍适用的防控理念外,根据不同科室的防控重点,她还对每位专职人员进行单独辅导。每周的小组学习、每月的授课培训以及随时随地的答疑解惑,她都精心准备、有问必答。
为了把最实用最有效的院感防控经验都留在当地,为了让他们形成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她时常带着院感科同事下病房检查。渐渐地培训的对象也从感控专职人员,扩展到各科室的医生、护士长、保洁员。保洁员、护理员一直以来都是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环节,不可小觑。因此,她联系总务处大力推动医院保洁员和护理员的统一管理和考核,降低了院感的风险。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派出单位北大医院感染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处是国内院感防控工作的领航者,有着最规范的管理制度、最成熟的管理理念和最先进的管理手段。2018年6月5日~9日,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组团式”援藏契机下西藏自治区第叁届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得以顺利举办。来自西藏7个地市共计320余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人数较此前有明显增加。通过交流讨论、思维碰撞,不仅向藏区同仁输送了感控经验,更启发了他们的管理理念。
专业化管理,全面协助井井有条
除了协助受援科室开展感控管理专业工作外,科室内部管理赵秀莉也是经验十足。她首先帮助科室梳理各项管理制度,整理科室档案。同时,针对整理过程中发现的不足进行改进: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并制定考核指标及细则,从而加强各科对院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制定院感专职人员下临床督导检查明细单,使院感专职人员工作开展更加有序、规范;完善医院感染质控指标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将结果反馈科室,利于科室及时调整下一步院感防控工作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院感防控工作中的预警及管理功能。经过赵秀莉一年的工作开展,自治区人民医院院感工作逐步走上了快车道,无论是全院的院感防控工作还是院感科内部的管理工作都井井有条,有理可依,有据可查。
“与院感作斗争,就像没有硝烟的战役,院感管理人员就像背后的无名英雄,默默奉献,静静守候”,赵秀莉说,藏区的感控同仁尤其值得敬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内地相比都还有差距,但他们对工作的热忱、对职责的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对理想的守候却令人动容。一年时光匆匆,值得回味的瞬间有很多,这些或感动、或喜悦、或自豪的瞬间渐渐流淌成了一首生命的赞歌,也为高原铸就起牢固的感控防线。说起这一年最大的收获,赵秀莉坦言,最大的收获是队员们亲人般的关怀和照顾,是家人和单位的无限支持,是见证藏区同仁坚守高原所带来的感动,是在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雪域风光下生活,接受宗教气息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熏陶,所带来的对心灵的净化。从前,西藏只是一个令她心驰神往的圣地,今后,西藏也是她留下过奋斗足迹的第二故乡。
(党院办 李莹)